8月1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省地方标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下称《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该《规范》由南京邮电大学牵头制定,立足江苏28家化工园区实际需求,衔接国家最新监管要求,通过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构建“跨地域、跨业务、跨机构”的安全风险数字化管控体系,旨在破解全省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信息孤岛难题,为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提升注入科技动能。
分领域、强协同 构建标准化数据交换体系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据涉及化工园区及区内企业的安全基础信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等,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预警及管控至关重要。”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该《规范》,是实现全省范围内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据跨地域、跨业务、跨机构互通共享,发挥化工园区数据效能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数据交换的便捷高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聚焦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核心场景,分领域推进数据规范化管理。在基础数据统筹领域,《规范》覆盖园区、企业、人员等93类安全基础信息,明确“两重点一重大”“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等8项核心术语定义,统一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分类等11项引用标准。例如,企业危险源信息需按《化学品命名通则》(GB/T 23955-2009)规范化学品命名,人员资质证照信息需关联实时更新的电子证照数据库,确保基础数据“源头合规、口径统一”。
在动态风险管控领域,针对重大危险源、特殊作业等高频风险点,《规范》细化13类危险源管理数据、17类特殊作业报备数据的交换要求。其中,重大危险源需实时上传包保履职记录、预警闭环处置信息,特殊作业需同步报备气体分析数据、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数据更新频率最高达秒级,实现风险“实时感知、动态预警”。
在应急协同领域,《规范》整合16类敏捷应急数据、20类配套设施数据,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数据闭环。如应急预案信息需关联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公共管廊巡检记录需对接实时监测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省、市、园区三级监管部门可快速调用数据,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破壁垒、提效能 打通数据共享关键堵点
“目前,江苏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主要存在监管数据覆盖不全面、数据采集质量不均衡、数据对接要求不统一、评估落实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江苏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实现全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据的交换与利用。
为了打破全省各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据的信息孤岛,提高数据共享共用水平,强化园区安全风险事前预防效能,2023年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召集南京邮电大学进行江苏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规范及平台建设预研工作。2024年8月至11月,南京邮电大学对江苏省28家化工园区进行了实地的数据对接调研,了解化工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摸底各化工园区信息化平台在安全基础信息等方面的数据情况,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
“基于实地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南京邮电大学牵头制定了该《规范》。”南京邮电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规定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的内容结构、交换方式及技术要求,适用于化工园区、设区市应急管理部门与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开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的相关工作。
在数据交换方式方面,《规范》对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中所涉及的静态数据和实时数据的交换流程进行了相应的要求。静态数据(如园区功能分区信息)采用“上报—校验—存储”三步流程,通过格式校验、逻辑校验双重把关;实时数据(如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监测)则通过Token认证、标准化报文格式,确保数据秒级传输、精准对接。
在数据交换要求方面,《规范》对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中数据更新频率、数据校验、数据安全等主要方面进行了要求。数据更新频率按照部级交换规范中的频率要求执行。交换数据校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类型、长度、范围、合法性、完整性。化工园区应通过数据安全性校验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
为推动《规范》落地见效,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提出3点要求:一要对《规范》进行必要的宣传;二要推动江苏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执行本标准;三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总结经验。
近日,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氢能装备制造与储运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与产业高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国内聚氨酯领域产能集中、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核心...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
8月27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海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传出消息,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