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聚氨酯产业:全链布局 双轮驱动

构建完整产业链 聚焦创新与低碳

作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与产业高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国内聚氨酯领域产能集中、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核心区域。近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聚氨酯产业链专题新闻发布会,系统展示了该市聚氨酯产业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及其突出的产业集群优势。

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纪委书记代丽丽介绍,产业根基雄厚是淄博聚氨酯最显著的特征。这里孕育了聚氨酯产业链领军企业,拥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起从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到聚氨酯组合料、预聚体、热塑性弹性体,再延伸至管道保温、复合板材、工程铺装等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全市相关原料与制品年总产能近300万吨,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以获批建设的“国家火炬淄博高新区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和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为新的起点,淄博市正以“扩大优势、下延上补”为总体思路,通过重点实施特色集群布局打造、产业链条拓宽延伸、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品牌建设等工程,全力构建产业集中、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品高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聚氨酯产业基地。今年上半年,全市24家规上聚氨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

龙头企业引领和技术创新驱动构成产业发展的双引擎。中化东大(淄博)有限公司作为聚醚多元醇行业的开拓者,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永贺表示:“我们依托中国中化强大的产业链支撑,目前拥有淄博、泉州两个生产基地,总产能达64万吨/年。我们的产品已实现对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全覆盖,在汽车内饰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5%,并且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公司产品涵盖9大系列,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聚氨酯预聚体年产能达到12万吨,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公司还参与起草了2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0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

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磊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无需脱除链转移剂法生产POP”专利技术突破性解决了长期制约国内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公司聚合物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30%,位居行业首位。隆华新材还成功研发了UV光固化聚醚等高端品种,实现了对部分进口产品的替代。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同步推进。淄博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将品牌建设深度融入全市聚氨酯产业链发展规划。据介绍,去年淄博市组织7家企业参加了上海第二十届国际聚氨酯展,效果显著,今年9月初,又将组织7家企业赴广州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聚氨酯展,集中展示淄博聚氨酯产业实力。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化东大正在加速生物基聚醚的产业化,采用生物质原料,可帮助下游客户实现碳足迹降低30%以上。一诺威推出低碳聚氨酯跑道,每平方米减少1.2~2.0千克碳排放,成为绿色基建的优选材料。隆华新材料掌握的生物质软泡用聚合物多元醇技术,其产品现代碳含量超过30%,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特性。

代丽丽表示,淄博聚氨酯产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通过政企协同、链上发力、品牌联动与绿色引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为全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淄博动力。

相关推荐

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竣工

近日,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氢能装备制造与储运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构建管控体系 打破关键堵点 ——江苏推进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

8月1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省地方标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下称《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入选省建设名单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东营高标准推进化工园区建设

8月27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海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珠海高新区上半年GDP增长8.3%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传出消息,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