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昨日从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完成的“基于富氧燃烧的低温干馏荒煤气提质成套技术与产业化”通过了中国煤炭学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煤炭深加工分质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领衔的鉴定委员会在听取项目汇报、审阅材料、现场质询讨论后,认为该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的煤炭低温干馏技术瓶颈,在能效提升和减排固碳方面优势显著,核心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为我国能源清洁利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精益化工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个技术价值非常高,具有大规模推广利用价值。”金涌说。
精益化工有关负责人介绍,精益富氧干馏成套技术与装备包括氮基富氧燃烧技术、碳基富氧燃烧技术、温度场双控双调技术等多项成果,通过燃烧介质革新,实现低温干馏(热解)提油-煤气化-兰炭冶金分质利用,构建了兰炭-煤气-化工兰炭产业全链条新生态,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精细化转型升级。
其中,“氮基富氧燃烧技术”以“纯氧+空气”替代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单位体积助燃气体的含氧量提升至50%,有效减少氮气引入,荒煤气中氮气含量降低至25%以下,显著提升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效气体成分占比和煤气热值,满足部分化工生产需求。“碳基富氧燃烧技术”作为核心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煤干馏领域的空白,实现了3项关键突破。一是建立全球首创的“纯氧+二氧化碳”富氧燃烧热解体系,进一步将荒煤气中的氮含量降至4%以下,有效成分占比提升至78%,热值超过2800大卡/立方米,达到了煤化工合成气的标准,大幅提升了煤气品质,为深度加工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推动我国兰炭企业副产荒煤气从低端燃料型向高端化工原料气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直立方炉升级改造,开发了适用于富氧燃烧内热式低温干馏炉的系统及配套设备,确保了富氧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首次利用系统尾气二氧化碳作为载气,将煤化工二氧化碳与煤低温干馏工艺深度融合,形成了“煤化工尾气-热解载气/助燃气”闭环,率先实现了煤炭低温干馏领域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利用。
据悉,2023年6月,该技术成果在精益化工公司60万吨/年煤低温干馏装置实现了工业化示范应用,至今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突出的节能效果、显著的成本优势、出色的固碳成效、强劲的煤气品质“四大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外煤炭低温干馏工艺技术较多,但面临不同程度的技术瓶颈,其中荒煤气质量偏低是核心难题。传统主流内热低温干馏普遍采用空气助燃,导致荒煤气中氮含量高、热值低,有效成分占比不足,煤气主要用于燃烧发电,难以实现高附加值利用,且排放的高碳化合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复评通过项目》名单,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基于农业控肥增效的功能微生物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木质纤维组分梯度分离制木糖...
9月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PUChina2025)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本次展会汇聚全球领先企业,共同探索聚氨酯材料的破局之道与发展新路径,万华化学与爱尔新材聚脲材料解决方案联.....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化学积极参与峰会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高层会晤和项目合作,充分践行“上海精神”,着力打造“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名片”,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