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选。
据了解,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规划面积约80平方千米,将坚持“培育产业枢纽—推动两业融合—壮大枢纽产业”路径,通过尼龙产业专线、公铁水联运专列、枢纽经济服务平台推进两业融合,壮大从尼龙产业“一枝独秀”到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盐化工、新型建材等“百花齐放”的世界级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
据平顶山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具有三大创新点:一是建设27千米尼龙产业铁路专用线,串接激活枢纽经济先行区煤化工、尼龙化工、盐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二是依托“平顶山—舟山—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余条公铁水联运集装箱线路,开通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产业链中物资专列,加密开通铁海联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打造多式联运成本洼地;三是构建枢纽经济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交通与经济信息融合。
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目标为:到2025年,物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加快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物流组织效率不断提升,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5%。到203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能源化工供应链组织中心,形成5000亿级的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
“依托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完善陆港、水港、物流仓储等设施网络,培育壮大尼龙新材料、盐化工、电气装备等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打造水铁联运降本增效优势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创新基地。”平顶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布局建设枢纽经济先行区,有利于以点带面探索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范式’,加快建强枢纽经济,发挥支点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据河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确定的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有望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省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氢能装备制造与储运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与产业高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国内聚氨酯领域产能集中、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核心...
8月1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省地方标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下称《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8月27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海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传出消息,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