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云南省第三批零碳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表示,云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在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由省级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谋划布局有实效。云南省重点聚焦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下游采购商碳足迹需求,从全省有条件、有意愿的开发区中,综合考虑能源禀赋、产业基础、减碳潜力等因素,筛选并启动建设3批共15个省级零碳园区,“一园一策”推进建设。把祥云经开区、大理经开区、华坪产业园区等省级零碳园区作为争取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的亮点,支撑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成功入选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名单。
零碳能源供给有突破。云南省以“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100%全绿电”为目标,一方面持续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祥云经开区天峰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成投运,“源网荷储”调控中心加快建设;曲靖经开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保山产业园区(绿色硅和精品咖啡片区)发挥增量配电网优势,加快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加力探索绿电直连,制定出台《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开展绿电直连一体化项目摸底,推动绿电资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为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提供更多选择。
绿色产业集聚有趋势。云南省围绕“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发展思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发挥既有磷有锂又有石油焦的资源优势,杉杉新材料公司与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签订石油焦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富宁和砚山产业园区发挥云南神火和云南宏泰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绿色铝产业循环链;大理经开区依托“风光水储”绿色能源优势,助力欧亚、嘉士伯、华晟等“零碳工厂”“无废园区”加快建设。
碳足迹管理有提升。云南省逐步完善省级碳排放管理体系,明确省级零碳园区碳足迹核算目标,发布云南碳足迹核算重点产品目录清单,引导开展绿色硅、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目前,前两批10个零碳园区已有51款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
近日,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长三角(嘉兴)氢能创新中心三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氢能装备制造与储运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与产业高地,山东省淄博市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已形成从关键原材料、精细化学品到多元化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国内聚氨酯领域产能集中、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核心...
8月1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省地方标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数据交换规范》(下称《规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各地申报及专家评审情况,研究确定了6个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凭借矿产和尼龙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入...
8月27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海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
近日从珠海高新区传出消息,2025年上半年,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1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