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交通认证体系”试运行

绿氨、绿甲醇项目被首批纳入

  中化新网讯 10月10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等联合发起的“全球可持续交通认证体系”(Global Sustainable Transport Certification,GSTC)在北京启动可持续交通燃料认证试运行工作,首批纳入认证体系试运行项目为中能建氢能公司吉林松原项目(绿氨)和中华煤气内蒙古易高项目(绿甲醇)。

  该体系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等联合发起。中国能建整合中电工程、氢能公司等单位优势,完成一系列认证体系文件编制,开发大数据平台,并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布局多个可持续燃料生产基地,重点攻关生物质气化、系统动态匹配等核心技术,全力打通“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

  在首批纳入认证的项目中,中华煤气内蒙古项目采用独家“共气化”技术,以废旧轮胎、生物质等废弃物生产绿色甲醇,目前年产能达10万吨,计划2030年前提升至30万吨。吉林松原项目采用源网荷储精准匹配、新能源直供电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攻克了新能源波动性与化工生产稳定性的行业难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项目。

  据悉,国际性认证体系是参与碳排放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建立中国发起的国际性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是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衔接IMO相关法规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发挥我国可持续燃料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降低产业成本,为我国打造国际性可持续燃料供应中心、加注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提供支撑,推动我国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

  中国能建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能建充分发挥中电工程、氢能公司等核心单位可持续燃料项目投建营、工艺系统集成、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1+9+5+N”认证体系文件编制、大数据平台开发和试运行提供了支撑。 


相关推荐

油气体制改革再进一步 ——专家解读《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管网作为连接油气上下游的基础设施,在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油气管网能否公平开放,不仅关系油气产品流通效率,也关系民生保障、能源安全、经济运行效率。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绿电采购量创新高

日前,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新能源中心)代表江汉油田向国能长源能源销售有限公司采购绿电2700万千瓦时,完成今年第9笔采购。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十四五”河南可再生能源实现“双突破”

10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2026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日前,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开幕。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东华公司生物质气化中试开发项目中交

近日,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气化中试开发项目顺利中交,项目由建设阶段全面转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准备阶段。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宁德时代携手凯金新能源共建绿色供应链

10月16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东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