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POE项目获重大推进,国产工艺包时代到来?

新闻事件

近日,由浙江瑞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智集团”)旗下浙江智英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智英”)许可工艺包,上海智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智英”)承担工程设计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端新材料项目40万吨/年POE装置工程设计开工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新闻深一度

当光伏胶膜、新能源汽车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持续井喷,作为关键“卡脖子”材料之一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其国产化进程的每一次突破都牵动人心。近日,浙江石化40万吨/年POE装置工程设计开工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国内最大规模POE项目步入实质建设阶段,其背后的核心工艺提供方正悄然改变着市场规则。

POE:风口上的“黄金材料”

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对POE胶膜形成刚性需求;汽车轻量化、建筑密封、高端线缆等领域对高性能、耐候弹性体的渴求持续增长。市场研究普遍预测,未来五年中国POE需求将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长期以来,POE核心技术及产能高度集中于少数国际化工巨头,国内严重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供应链安全也面临挑战。突破POE技术壁垒,实现规模化、稳定化生产,是国家新材料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40万吨标杆项目:

国产POE规模化破局在望

浙江石化此次开建的40万吨/年POE装置,是目前全球规划中单体规模领先的项目之一。其顺利投产,将极大提升国内高端POE的自给能力,有效缓解下游产业的“材料焦虑”,为光伏、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坚实的本土化供应链支撑。项目意义远超产能本身:它代表着中国企业在POE这一高端聚烯烃领域,开始具备建设世界级规模装置的能力和信心。

核心引擎:自主工艺包的力量

该装置采用浙江智英联合高校开发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POE成套工艺技术,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以高效的Vemetsol™茂金属催化剂、Zyneson™助催化剂技术及高效的反应器、脱挥系统等,形成了独有的ZoneFlex™溶液聚合工艺,并在前期小试、千吨中试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单线10万吨的成套工艺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这绝非简单的“引进消化”,而是源于扎实的自主创新。

2024年8月,千吨级装置连续运行成功,产品纯度达99.6%,性能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

2025年3月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确认 “具备产业化条件”;

2024年12月,其工艺包通过浙江省首次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为40万吨级装置铺平道路。

攻坚“卡脖子”难题——成功攻克了包括高效茂金属催化剂(Vemetsol)、配套助催化剂(Zyneson)以及关键反应器与脱挥系统设计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瓶颈,这是POE生产的核心壁垒。

“小试-中试-大装置”的稳健路径——工艺包并非空中楼阁,其基础是经过“前期小试、千吨级中试”充分验证的技术积累。这种严谨的研发路径,为大型工业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奠定了科学基础。

单线规模突破——成功开发出“单线10万吨级”的成套工艺技术,并应用于本项目(4条线),这本身就是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化能力的有力证明。单线规模越大,对工艺稳定性、控制精度、工程放大的要求呈几何级数增长。

智英工艺包:

赋能国产高端聚烯烃

浙江智英深度联合高校,将基础研究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化利器,体现了强大的技术整合与工程化能力。这种模式既是突破高端材料技术封锁的有效途径,也是产学研协同的典范。其四大独特价值凸显:

一是自主可控——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规避了技术封锁风险,保障供应链安全。

二是性能潜力——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和反应/脱挥设计,为生产高性能、多牌号的POE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能满足光伏、汽车等高端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

三是规模化与成本优势——成熟的单线10万吨技术,有助于实现规模化效益,提升国产POE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工程化经验——通过浙石化这一标杆项目的工程设计、建设、开车和后续运行,浙江智英的工艺包将获得宝贵的全流程工业化验证,其可靠性和先进性将得到最有力的背书。

随着国家持续加码支持新材料产业(如“十四五”规划明确高端聚烯烃为重点突破领域),以及下游需求的持续扩张,像浙江智英这样掌握核心工艺包的企业,其技术价值将日益凸显。

国产工艺包时代到来

对于计划进入或扩产POE领域的化工企业而言,选择一个“经过验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支撑大规模高效生产、且具备持续创新潜力”的工艺包,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基石。这直接关系到投资风险、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长期市场竞争力。浙石化40万吨项目的选择,本身就是对国产工艺包技术实力和工程化能力的一次极具分量的市场投票。

浙江石化40万吨POE装置不仅是单一项目的里程碑,更是中国高端聚烯烃产业迈向自主可控新阶段的重要信号。在这一进程中,以浙江智英为代表的国产技术提供商,凭借扎实的自主创新和可靠的工程化能力,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未来,谁掌握了核心工艺技术,谁就将在风起云涌的高端聚烯烃市场掌握主动。

相关推荐

广西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车

  10月26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正式投料,于10月27日凌晨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将推动形成西南地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石化产业新生态。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藏格矿业前三季度净利超27亿元

  近日,藏格矿业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47.26%。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云华安液体无水氨产品获双认证

  近日,祥云股份全资子公司——湖北云华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无水氨产品,被上海化工检测有限公司专家组评定为“工业级”和“优等品”。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2026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总量公布

  10月21日,商务部公布了2026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为25700万吨。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9月份我国原盐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2025年9月份,新华·中盐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报957.06点,较上期(2025年8月)下跌12.14点,跌幅1.25%;较基期(2018年1月)下跌42.94点,跌幅4.29%;较周期内最高点173...

2025-10-27     中化新网

9月份食用盐(商超)价格指数月环比上涨5.97%

2025年9月份,新华·中盐食用盐(商超)价格指数报1277.76点,较上期(2025年8月)上涨71.93点,涨幅5.97%;较基期(2018年1月)上涨277.76点,涨幅27.78%;较周期内最...

2025-10-27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