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用磷酸酯电解液研发获突破
中化新网讯 7月5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曹余良团队在非燃磷酸酯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采用该非燃电解液的锂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影响锂电池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易燃有机电解液的使用。传统做法是在电解液中添加阻燃剂,曹余良课题组则另辟蹊径,致力于开发可完全替换目前可燃体系的非燃磷酸酯溶剂,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小分子磷酸酯类化合物在石墨和金属锂负极表面会发生强烈的还原分解,无法形成完整的钝化膜,因此难以实现锂离子的可逆脱嵌,限制了其应用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将盐与溶剂的摩尔比率控制在溶剂电化学稳定阈值内,优选出了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与磷酸三乙酯(TEP)摩尔比为1∶2的电解液。该体系不仅具有低的摩尔浓度、较低黏度、较高电导率,而且几乎无自由的溶剂分子存在,抑制了溶剂分子在负极表面的不可逆分解,实现了石墨和金属锂负极的可逆电化学循环。
天津大学研究团队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首创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研制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千克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千克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
7月以来,装置停车检修供应紧张叠加下游锂电池电解液需求增加,国内碳酸二甲酯(DMC)市场掀起一波上涨行情,山东地区出厂价从3800元(吨价,下同)涨至4200元,累计涨幅约11%。但即便如此,不少...
近日,寰泰储能研发团队在室温25摄氏度、硫酸电解液体系下,成功开发运行电流密度突破500毫安/平方厘米的科研级电池单元。该电池活性面积达50平方厘米,能量效率不低于80%,为液流电池高功率密度开发提供...
钛酸锂材料筑起“熔断保护墙”,AI人工智能技术创制电解液添加剂,氟芯大圆柱电池“双向”泄压防爆结构维稳,一站式电池回收方案实现99%电芯回收……
7月16日,天赐材料发布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于7月15日与楚能新能源旗下三家公司——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