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浪潮中,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凭借优良的性能,已成为驱动锂电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材料。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受全行业产能增速过快、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碳酸酯及电解液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唯有加大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力度,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未来,那些能在价值链高端稳固技术优势,在供应链重构中灵活应变、在绿色转型中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必将在新一轮产业重塑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
为推动碳酸酯和电解液行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碳酸酯产业智库于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本次大会将以“破卷重构,立新启航”为主题,聚焦行业“十五五”规划、深度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节能降耗、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等破解行业当前面临的难题,助力企业挖掘发展的机遇。大会将以技术交流与市场共建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的高层次平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 碳酸酯产业智库
协办单位:BEOT波特(石家庄)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好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山东德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双欣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www.ccin.com.cn)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络电视(www.ccin.tv) 化工号
二、简明议程安排
时间:2025年11月6-8日
地点:常州

(一)主旨报告
1.“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及发展重点
2.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3.聚碳酸酯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机遇
4.碳酸酯供应链以创新应对“双重挑战”
(二)议题一丨碳酸酯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1.碳酸酯衍生物的绿色催化节能合成工艺的开发
2.催化甲醇直接转化DMC固定床新技术
3.碳酸二甲酯工艺优化研究与下游产品开发
4.碳酸二甲酯节能技术新进展
5.碳酸酯新兴应用领域技术进展
6.创新引领,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发展碳酸酯产业新质生产力
(三)议题二丨电池电解液材料创新突破
1.钠电池、固态电池的发展及电解液企业创新方向
2.锂电池电解液用溶剂和添加剂最新进展
3.弱溶剂化结构低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设计与研究
4.新型高热稳定性高安全锂盐的设计、合成和应用研究
5.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最新进展
6..极端条件储能电池电解液设计构建
(四) 热点聚焦
1.碳酸酯、电解液大产能背景下如何破卷
2.激活整体“共生竞争力”企业到底该怎么做
3.电解液溶剂技术迭代、产品创新方向
4.储能新政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增长行业是否迎来发展机遇
(五)高层闭门会议
重点交流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现状、在建拟建项目情况、价格体系、市场拓展及行业未来发展机遇等。参会人员为政府相关领导、专家、理事单位及特邀企业的高层领导。
(六)前瞻技术发布会
聚焦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搭建产学研平台为行业企业需求提供支持。
三、参会对象
政府相关部门和园区有关领导;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碳酸酯上游原料及酯类溶剂、添加剂、电解液、锂盐、显影液、胶黏剂、高性能材料、涂料等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相关配套设备企业、技术服务商、工程公司、安全环保服务商、贸易公司、投资公司及煤化工、炼化一体化等相关企业均可参会。
四、展示互动区
会议现场集中展示行业发展的创新成果、前沿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
会议临近,报名从速!报名优惠日截至10月31号。且酒店协议价房间10月31号后不保证有房入住。
五、联系方式
组委会电话:13641072029 13263369878 010-82039210 010- 82035245
E-mail:511244863@qq.com

扫码报名参会 加入全国碳酸酯产业会群
为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奋斗精神,总结盘点“十四五”行业发展成绩,谋划布局“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2025-2026年)》落地见效,《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
第二届“能源•化工潇湘科创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6-27日在长江中枢、绿色石化产业重镇湖南岳阳市隆重举行。
首届聚硫氨酯-聚硫醚产业链大会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眼镜的折射率在1.60以下,镜片厚度较厚,透光率相对低,高折射率1.67以上的光学树脂聚硫氨酯或聚硫醚全部靠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合成原料也被垄断,.....
电子化学品产业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材料领域之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具有千亿级,但高端产品自给严重不足,关键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
高分子材料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先导性的产业,既属石化行业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配套材料。在国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