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利用双极膜重水解离实现氘代酸碱低成本制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徐铜文、特任教授汪耀明和教授李震宇团队,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首次揭示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氘离子移速率反超氢离子的现象,颠覆了“重水解离速率慢”的传统认知,并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制备氘代酸和氘代碱新技术。

氘代酸和氘代碱是合成氘代药物、进行氢/氘交换反应的关键原料,在OLED等发光材料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当前,氘代酸碱的生产普遍存在工艺复杂多样、反应条件苛刻、产物纯化困难、浓缩能耗高等问题。

该研究以廉价的重水和无机盐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直接高效解离重水,一步生成高浓度的氘代酸和氘代碱,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望为下游众多氘代化学品提供经济、优质的氘代酸碱原料。

该研究阐明了双极膜高效解离重水的核心机理。在反向偏压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离子定向迁出,解离产生的氘离子和氘氧根离子成为氘代酸碱的来源。研究发现,重水体系中更高的氘氧键键能和更低的离子扩散系数共同导致双极膜电渗析膜堆电压显著升高。同时,更高的双极膜极限电流密度和溶液电阻使得重水解离达到稳态所需时间远长于普通水解离。

基于上述原理,研究人员将新技术拓展至多个体系,实现了氘代硫酸、氘代盐酸、氟化氘、氘代硝酸、氘氧化钾、氘氧化钠等一系列氘代酸和氘代碱的高效制备。

以双极膜重水解离技术为核心的氘代酸碱制备平台,平均生产成本仅为传统工艺的20%左右。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使用强腐蚀性试剂或重金属催化剂,排放趋近于零,环境友好特性突出。目前,这一技术已完成工程放大,具备年产3吨氘代酸碱的能力,为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

让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记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低温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的展厅里,一罐普通的黑色粉末静置在展柜中。它看似毫不起眼,但用于煤制油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煤变油的效率,用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它就是费托铁...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中国科协发布2025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多项化学化工项目入选

  7月6日,第27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寰球河北公司OPC程序通过测试

  近日,寰球河北公司自主研发的OPC程序通过抚顺乙烯智能PID项目组百张智能图纸压力测试,成功上线。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苏超”赛场掀起“材料革命”

  当前,江苏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情,也为化工科技提供了展示舞台。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江苏化工企业正将高分子材料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从运动装备到场馆设...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生物基产业迎接“春天”

  6月25日,在辽宁盘锦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生物基分论坛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生物基产业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将向原料非粮化、产业规模化、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全产业链协同方...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华东理工大学动态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获进展

动态光谱技术为工业催化剂活性位点识别和反应机理解析提供了实时、精准的动态观测手段。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明辉教授通过创新性的动态光谱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甲醇水蒸气...

2025-07-1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