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为期3天的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简称“钛博会”)在陕西宝鸡落下帷幕。本届钛博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7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共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达105.9亿元。
图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负责人和宝鸡市领导参观展会。 (李军 摄)
钛作为重要的战略稀有金属,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中国化工报》记者在展会采访获悉,作为钛及钛合金下游应用最大的领域,钛材在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钛合金研究所副所长于洋告诉记者,他们与广东国印钛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钛合金连续油管,具有轻质化、高强度、超耐蚀和长寿命等特点,适用于深地、深海、高含H2S/CO2等高腐蚀、高复杂性的油田、页岩油气及煤层气钻采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准备在西南某油田试用。
宝鸡力兴压力容器装备有限公司展示的200升纯钛反应器和换热器实物引发观众驻足。该公司销售经理杜兆鹏对记者说,他们生产的200升纯钛反应器采用TA2纯钛材料,设计温度150℃,可应用于氯碱、化工、制药以及环保领域,目前钛材料制备的化工压力容器装备在公司产品总量的占比超过一半。
钛博会上呈现出完整的钛装备制造链条。记者在展会上看到,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鸡钛业”)展示的钛材制作的反应器、精馏塔、换热器和储罐,兰州兰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钛管材、钛金属压延装备,上海广其顿众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展出的钛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等配套部件,形成了从材料到装备的系统格局。
近年来,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火爆“出圈”。宝鸡钛业展示的氢能钛极板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们在2017年就成立攻关组进军氢能行业用钛研究,开展氢燃料电池用钛双极板基材技术攻关,实现了超薄钛基材批量制备技术国产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高强度超薄钛箔年产能达2000吨。”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电解水制氢领域,他们研究攻关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电解槽钛材双极板,掌握了制氢用钛板制备技术,成功解决了平整度以及蚀刻后变形大等技术难题并实现批量生产,产能达5000吨/年。
据悉,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的装置是公认的最复杂化工装置之一,其核心装备氧化反应器、精馏塔和换热设备都需要耐腐蚀的材质。钛材在该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目前PTA装置用钛量约占化工用钛材的一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告诉记者,受行业建设周期影响,化工行业对钛材的需求有所减弱,拓展应用新领域,加强产业协同和下游推广应用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钛材生产国和消费国,钛材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5%,其中宝鸡作为“中国钛谷”,钛材年生产加工量达7.5万吨,占全国的65%、全球的33%以上,集群规模居全球首位。宝鸡市市长王勇表示,宝鸡正在以“钛”为基锻造大国重器的硬核支撑,以“谷”为核建设世界一流的钛及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新”为擎点燃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以“合”为要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近日举行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工程”)客户大会上,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绿氢制取产业发展加速,但仍存在众多技术痛点和堵点亟待解决。
日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和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在青岛联合发布《2025年度能源化工行业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其中,昆明嘉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JECO智慧节能系统成功入选。
近日,由中国化学装备科技公司所属企业中化桂林主编的国家标准《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修订(送审稿)审查会、国家标准《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修订开编会、行业标准《橡胶工厂低碳设计规范》开编会在桂林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