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7月28日,为中石油集团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研制的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公司大橡塑营城子基地完成出厂验收。
新闻深一度
7月28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完成出厂验收。
经专家组评定: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整体布局合理,外观质量良好;机组冷态、热态试验和性能测试等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提供的验收资料完整、数据可信,符合出厂验收要求,予以放行。
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寰球工程及监理公司等相关领导及专家团队,大连市国资委、大连市工信局相关领导,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公司领导,大橡塑干部员工共同参加了机组出厂验收。
为什么这台机组如此重要?
· “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突围
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是乙烯项目的核心装备,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垄断,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且供货周期长。此次国产化机组成功交付,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本显著降低,供货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为国家产业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 全球顶尖的产能水平
本次出厂的45万吨/年的单线产能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可满足超大型聚丙烯生产需求。机组采用混炼挤压造粒一体化设计,兼具高效能与稳定性,为下游高端聚烯烃(如汽车轻量化材料、医用包装等)生产奠定基础。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石化装备领域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一步。
技术突破:从“跟跑”到“并跑”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是中国石油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引领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是推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
而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是项目关键核心装备,其国产化承载着解决国家重大装备“卡脖子”的战略使命,经过14个月的奋战,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顺利出厂,其余两台45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挤压造粒机也进入最后总装阶段,为机组交付进行最后的冲刺。
作为我国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其研制过程中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机组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机组的“长满优”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较进口同类设备成本显著降低,供货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交付,填补了国内空白,充分彰显了公司在践行重大核心装备国产化的责任担当和技术实力,标志着我国在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设计、制造、集成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并向着“领跑”迈出了关键一步。
大国重器,自主可控
这台机组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端聚烯烃重大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进程,提升了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国内后续大型乙烯及聚丙烯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装备基础,具有重大的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
从行业层面来看,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的成功出厂,不仅证明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硬实力,也为“双碳”目标下的石化行业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随着更多国产化装备落地,中国制造的全球话语权必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受台风影响,十一化建内蒙古分公司江苏海伦石化PTA项目部,在业主监理各方领导下,狠抓细节落实,从人材机械车辆等最基本的因素,人员落实,日夜坚持,对重点部位安排专人盯守,确保装置区各区域物资设备安...
8月11日从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为辽河油田定制开发的国内首台75米长、3兆瓦电热蒸汽发生器等效中试样机完成等效验证试验。在33天的连续运行中,装置经受住了2兆帕至7兆帕的压力考验,...
面对入夏以来陕西榆林地区频发的极端天气挑战,山东能源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油分公司精准施策,以“三强化”为抓手,全力筑牢夏季“四防”(防雨、防汛、防雷击、防暑降温)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全力保障...
如果说时间是奋斗历程的记录者,那么奋斗则为时间标注起特殊的意义。2025年8月12日,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三台锅炉并运突破200天,创下锅炉运行生产史上最高纪录。这一天,向热动厂全...
作为陕西省属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持续深化陕西省委“三个年”活动,实践拓展“四种经营理念”,锚定“增强核心功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