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11日,由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安徽凯酰时代”)承建的宁德时代—凯赛(合肥)生物基电池壳制造基地项目公示。
该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拟建设18条电池壳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采用长玻纤和短玻纤生物基尼龙56复合材料板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50万套生物基电池壳的生产能力,产品厚度本体大面为1毫米、周圈法兰为3毫米。
据悉,安徽凯酰时代是由凯赛生物、宁德时代旗下产投平台溥泉资本以及卡涞复材于2025年2月12日联合成立,整合生物基聚酰胺(PA56)合成技术与CTP3.0电池集成工艺,从事生物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储能箱体、汽车零部件以及其他交通领域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项目的原材料来源于今年6月招商凯赛生物材料(合肥)有限公司公示的年产4.1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
生物基尼龙56已被纳入《“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目前,凯赛生物已完成从源头单体到树脂到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在电池、光伏、建筑、储氢瓶、风电叶片、高铁阻燃地板、5G基站高透波材料等多个市场开展应用布局。
8月23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光伏园区建成投产全球首个5兆瓦商用级钙钛矿光伏实证基地,标志着我国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迈向规模化示范应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旨在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8月19日,由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编制的《大连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202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体系》)公开征求意见。
8月25日,湖南省常德市召开《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新闻发布会。这不仅是常德市首部产业促进法规,更是全国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8月22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提出要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从同质化低效能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水平竞争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起草的《重庆市加氢站行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划》提出,到2035年新建加氢站60座,届时重庆市累计建成72座加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