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大会由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许光文教授主持。他表示,全国流态化会议已有63年历史,是我国流态化技术最重要的学术论坛,对推动流态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起到积极作用,希望本次会议激发出一些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为我国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秦高梧指出,近年来沈化大在流态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今后将持续开展流态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如既往为中国颗粒学会及其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创造更优质条件、提供更全面保障,为国内同行做好服务。他期待与全国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流态化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化应用,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化大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吕俊复在题为《灵活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态化基础》报告中强调,灵活运行能力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的核心特性,其基础在于对炉内气固两相流流态化状态的精准调控。基于冷态实验和35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气固动态特性、长周期压火实验研究,探讨了流态化基础理论在灵活CFB锅炉运行中的多层面体现及其关键作用。
吕俊复表示,床层仍具良好的在CFB锅炉的动态调节过程中,燃料掺烧、一、二次风配比等操作参数的变化显著影响气固两相的流化强度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掺烧细粉煤、添加细床料等干预措施不仅改变了热负荷的响应速率,同时引起炉内颗粒浓度、循环流率及气流组织结构的剧烈扰动。这些扰动影响气固混合效率、局部温度梯度及反应区域还原性,从而改变对流传热速率、燃烧稳定性与污染物(如NO?)生成还原过程,其本质是由流态化状态变化引起的气固动态响应机制的改变。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许友好在《变径流化床:改善复杂催化反应目标反应路径选择》报告中指出,流化床最显著特征是床内各处的温度和催化剂密度处于均匀状态,从而难以分区优化复杂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与选择性。经过20年持续创新,提出了流化床由变径构建反应区新概念,发明了具有多流型的变径流化床,首创了变径流化床催化反应工程技术,由此实现了改善复杂催化反应目标反应路径选择。借助变径流化床催化反应工程技术,开发出多项催化反应工艺,其中重质烃高效转化工艺、双反应区催化裂化工艺得到广泛应用,正在开发的低碳烯烃生产技术未来应该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会议同期还开设流态化技术培训班,由国内相关教授专家讲授“流态化技术在聚烯烃生产中的应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中的流态化技术”“颗粒与流态化测试技术”“生物质制合成气”等流态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及前沿发展。
会共设置流态化的介科学与智能化、流态化基础及过程强化、气液/气液固与新型流态化系统、流态化低碳新技术、颗粒制备及流态化测试等5个分会场,内容覆盖流态化研究领域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部过程。
本次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化工大学承办。大会共吸引300余人参会,共评选出优秀报告23个,优秀墙报6个。张一峰
2025年7月21日,烟台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高性能建筑产品+一体化工程服务”为核心,面向中国及海外冷链、能源、船舶、矿业等多场景.....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