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9年来,宁东基地拼搏实干,用创新打破瓶颈,用奋斗改写环境,让“荒滩”变成“宝地”,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已拔地而起,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
2024年,宁东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2016年增长2.6倍;工业增加值增长20.6%,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宁东基地被确定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开启二次创业 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宁东基地围绕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推动与油气化工、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制油战略储备基地、煤基烯烃和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以及“中国氨纶谷”。
宁东基地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其产能占全国一半,成套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神宁炉”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煤基烯烃产能420万吨,超过全国1/5;打造全国最具潜力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氨纶产能15.7万吨,对位芳纶产能1.65万吨,居全国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宝丰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现已形成绿氢产能2.8万吨,居全国第二。
在经济指标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均较2016年翻了2.6倍,年均增长11%以上;在产业结构上,煤炭、电力、煤化工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40.4%、19.6%、23.6%调整为2024年的16.8%、22.3%、55.7%,煤化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65亿元,较2016年翻了近5倍,年均增长22.1%;从市场主体上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6年29家培育壮大至目前129家,新增产值过百亿级企业3家。此外,化学纤维、医药、农药及中间体、电子专用材料等制造业行业实现从无到有。
今年上半年,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高于全年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开复工143个,建成投产晓星氨纶三期等10个项目,加快宝丰第二套烯烃等68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特种纤维等75个新建项目,谋划储备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新招引项目8个。
另外,今年宁东基地还启动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推动建立“1+1+13”统一规划体系。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推进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
宁东基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他们通过修订“创新20条”政策举措,强化主体培育,深化产创融合,建好高等研究院、中试基地、技术市场等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实现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65%。煤制油、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突破62项“卡脖子”技术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39个和15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到75个。
在强化主体培育方面,宁东基地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持续释放“创新20条”政策效应,16家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企业创建专精特新企业、8家企业创建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单项冠军产品7项,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家服务基地各1个。实施中试基地提标改造,2024年下半年至今新引进12个项目、试车3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
在深化产创融合方面,2025年宁东基地实施了科技项目26项,9个项目分获国家、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撬动企业投入2.58亿元。依托宁东技术市场汇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累计达到9400余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86亿元。扎实推进高等研究院建设,2025年新征集科研项目70项。
在推进数智化方面,宁东基地编制数字园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建成宁东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区内工业领域率先部署应用DeepSeek大模型,入选国家万兆园区试点,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2025年截至目前,宁东基地累计获评自治区级以上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5个,本级机器换人、数字化转型等项目共21个,数智赋能本质安全提升项目43项,累计奖补资金超3000万元,预计撬动企业数字化投资超10亿元。
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宁东基地为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实施生态环境保卫战三年行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加力实施固废综合利用,突出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园区,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环保基石。
宁东基地通过扎实开展六大专项治理行动,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6.6%。开展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氮氧化物“超超低”排放试点,中石化长城能化提前4年达到国家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国能宁煤启动“无废企业”试点建设,清大国华、百川科技等80家危废企业达标经营,危废安全处置率达到100%。青铜峡铝业、鸳鸯湖电厂等64家企业完成181个污染源自动监测站房标准化改造。
为了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宁东基地加力实施节能减煤加氢5年行动计划,制定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再提升示范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十四五”前四年,节约能源消费量700万吨标准煤以上,万元GDP能耗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7%目标,火电平均发电煤耗累计下降6.8克标准煤/千瓦时,火电平均供电煤耗累计下降9.7克标准煤/千瓦时。截至目前,全国最大的300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煤制油、煤制烯烃(MTO)能效全部达到标杆水平,其中宝丰能源煤制烯烃获评工信部行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煤制甲醇、煤焦化标杆水平产能比例分别达到36%、71%,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能效网络小组已成功纳入中德能效网络试点。
截至目前,宁东基地已形成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园区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如“煤—甲醇—烯烃—高端聚烯烃”)和循环化发展模式(如固废资源化、绿氢替代化石原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低碳转型,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化工示范区。未来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
7月11日,天津市工信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天津市石化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旨在规范天津市石化化工行业中试基地、中试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快石化化工中试项目落地,促进行...
7月10日,一场以“走进园区走近化工”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南通开发区化工园区举办,旨在进一步拉近化工园区与公众的距离,集中展示园区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