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4日,吉林经开区联合吉林化工大学举办战略合作推进暨校企人才供需会。会上,吉林经开区26家重点规上企业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领域,提供213个岗位需求,与1200余名学生开展面对面招聘对接,共收到简历8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近百个。
据介绍,自吉林市开展“九解一协调”助企服务行动以来,吉林经开区党工委将“解人才难题”作为首要任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落实五项举措: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系列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人才引进、留存、扶持全环节保障措施。二是开展底数调研,通过多轮次排查摸清全区企业人才缺口,分批分类建立台账,针对性破解人才难题,当前精细化工、碳纤维、医药产业高端技术人才紧缺问题较为突出。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近三年已与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化纤集团、华涂化工、聚锋高新、怡达化工等企业与院校签署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引进协议,全区累计引进各类技术人才近千名。四是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今年在财政紧张情况下,投资1.2亿元新建1.6万平方米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与吉林化工大学合作共建,同时为2家大型企业“点对点”定制中试厂房,预计年底前主体完工,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五是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投资620万元升级改建“企业人才公寓”,80套高品质小户型住宅已投入使用;在吉林市政数局、教育局支持下,为旭阳康乃尔、迅启达生物科技等10余家企业的高端管理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问题,目前已安排2名高中生、10名初中生、8名小学生就近入学。
据统计,2023年以来,吉林经开区累计引进各类人才937名,其中高端管理人才28名、技术人才665名。
在长江经济带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交汇处,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汨罗高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清晰的产业定位,正逐步成长为我国中南地区高分子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的重要承载平台。
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中部片区)由互联宝地·滨江园与互联宝地·启园组成,是上海市首个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也是宝山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南北转型”的核心载体。
为落实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发展“中试+研发+孵化+基金+场景”的“中试+”生态,近日,成都高新区“双向走进中试平台”系列活动之一——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