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雷,吉林化纤奇峰公司动力分厂厂长。这位被同行称为“能源心脏的手术师”的工程师,用13年时间证明:只有对每个技术细节死磕到底,才能不断超越;只有用匠人之心守护着升腾的炉火,才能让每个焦耳的能量都极致绽放。
今年“五一”前夕,苏雷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创新,做平稳运行的实践者
苏雷初入职场时,师傅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动力系统就像人的神经系统,只有时刻保持完好的状态,才能驱动工厂这台大机器。”这话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此后,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每次生产异常都成为他积累经验的演习场,每次设备检修都成为他专业提升的练兵地。
在担任动力厂厂长后,苏雷首先把目光聚焦在解决“老大难”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四管泄漏上。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现场。经过论证,苏雷调整原煤结构,尽可能减少磨损;优化风煤配比,使其更加平稳、合理,让煤在炉膛内的流动和压力更稳定。
不仅如此,苏雷还提出了从设备主动防御层面发力,摒弃被动防御的做法。他经过深入对比求证,采用防磨网联技术,增强设备炉膛内壁的耐磨能力,规范浇铸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锅炉的运行时间。
此外,苏雷还聚焦新技术应用,利用光纤通信技术完成变电站数据监控,实现高压变电站无人值守,提高了供电稳定性。
变革,做能源重构的先行者
“每个火花都有密码,我们要做能源系统的译码者。”苏雷说。于是,一场让每一焦耳能量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的战役打响。作为排兵布阵的指挥官,苏雷对传统能源供应生态进行重构,以挑战极限式降成本的思维拓展水、电、汽系统要素效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完成了200余项技术攻关项目。5年来,动力分厂水电汽系统累计创效5.2亿元,为集团公司创造利润贡献率达18.5%。
苏雷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对3座66千伏高压变电站进行整合优化,使供电能力增长了134%,保障了碳纤维产业链的集群供电;拓展区域资源能源整合利用,引入松花江电厂和宝合煤业低成本蒸汽,使蒸汽总供应能力提高16%;对水场滤池、大井系统进行创新改造,提高老装置效率,使制水能力提升10%,为集团公司水电汽增量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为提高锅炉换热效率,苏雷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锅炉面式减温器更改为混合式减温器,每小时节电97千瓦时,排烟温度下降8℃至10℃,锅炉热效率提高0.5%。他还优化汽轮机通流结构,增加进汽流量,使机组发电能力提高了10%,年创效3000万元。
减碳,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近年来,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于以煤炭为燃料的动力工厂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其中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含量是否合格更是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
苏雷深知,工厂运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面对二期锅炉燃烧温度高、氮氧化物难以处理的问题,苏雷白天深入研究锅炉温度场与氮氧化物产生的关系,晚上翻阅资料,结合单位运行实际,并与同行业减排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敲定了优化脱硝设备的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看着不断下降的排放指标,所有人长舒一口气:“全部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环保‘绊脚石’成功移除!”
“气”的问题解决了,苏雷开始攻关废水排放问题。他对碳谷污水水解酸化池、高密沉淀池进行封闭改造,收集污水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碱喷淋和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场周边异味。针对腈纶污水特性,他带领攻关组通过试验摸索,提出新建污水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案,有效去除了污染物,使污水日处理量提高了2万吨。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复评通过项目》名单,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基于农业控肥增效的功能微生物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木质纤维组分梯度分离制木糖...
9月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PUChina2025)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本次展会汇聚全球领先企业,共同探索聚氨酯材料的破局之道与发展新路径,万华化学与爱尔新材聚脲材料解决方案联.....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化学积极参与峰会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高层会晤和项目合作,充分践行“上海精神”,着力打造“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名片”,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