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炼油厂让“余热”变身“余利”

“热进料比例从59.1%跃升至76.8%,这17.7个百分点的提升,是全厂11套装置协同攻坚‘挤’出的效益,仅此一项,每月可节约成本7万余元,优化攻关降本成效显著。”9月4日,吉林石化炼油厂一级工程师马胜泽在提质增效会上,手持8月份提质增效优化攻关数据报表,向各车间负责人通报了这一成果。这场以降低炼油能耗为核心目标的“热进料优化”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早在转型升级项目基础设计阶段,该厂热进料优化攻关小组便深入装置区,全面分析现有及新建装置的热量利用现状与短板,精准制定并优化能量利用方案。“柴油吸附装置的余热被浪费,而溶剂脱沥青装置进料仍需燃烧燃料加热,这‘一弃一耗’的矛盾点就是优化突破口!”在方案研讨中,攻关小组成员经充分论证,将新建的100万吨/年柴油吸附装置等11套关联装置纳入热进料统筹体系,重新规划热量输送路径,实现热量“变废为用”。

方案落地后的首个突破来自该厂加氢一车间Ⅱ柴油加氢装置。8月19日,二级工程师姜利强在控制室紧盯着DCS监控画面,用对讲机精准下达投用热进料指令,实现装置流程优化操作。“常压直馏柴油改走热料线后,混合进料温度瞬间提升7℃。目前每小时热进料58吨,温度稳定在81℃,燃料气消耗降幅肉眼可见。”姜利强介绍说。数据显示,装置投用热进料后,每小时可节省燃料气50立方米。

同样在该厂加氢一车间,催柴改质装置优化攻关成果格外亮眼。“原先装置每小时热进料58吨、原料温度104.5℃,我们尝试将进料量提升至64吨后,温度反而升至109.5℃,加热炉负荷还同步下降,实现节能增效。”车间副主任王小雨拿着对比数据介绍说,优化后反应加热炉燃料气用量每小时减少6立方米,进一步坚定了车间员工深化优化攻关的决心信心。

与此同时,该厂联合芳烃装置与Ⅰ常压装置也传来捷报。蜡油加氢重石脑油进入芳烃装置的进料温度稳定在56℃,进汽提塔量同步增加3吨/小时,装置每小时节约燃料10公斤;Ⅰ常压装置停用2台常二线空冷风机后,每小时节电20千瓦时。此外,刚投用热进料的汽油加氢装置,以及热冷进料占比达1:1的Ⅲ柴油加氢装置,均在稳步推进参数优化,持续释放节能潜力。

“基础设计阶段的精准谋划,叠加各装置的协同调整,让‘废热’真正转化为降本增效的‘真金白银’。”该厂副厂长、总工程师李四海看着不断刷新的能耗数据,向全厂干部员工发出号召,“继续深挖装置间的热量匹配空间,推动热进料‘节能效应’向81.4%以上目标冲刺,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张晓君 杨志达)

关键字:吉林石化炼油厂让“余热”变身“余利”
相关推荐

茂盛生物两项目同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复评通过项目》名单,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基于农业控肥增效的功能微生物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木质纤维组分梯度分离制木糖...

2025-09-05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万华化学、爱尔新材联合发布聚脲材料解决方案

9月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PUChina2025)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本次展会汇聚全球领先企业,共同探索聚氨酯材料的破局之道与发展新路径,万华化学与爱尔新材聚脲材料解决方案联.....

2025-09-05     中化新网

中国化学积极打造“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名片”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化学积极参与峰会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高层会晤和项目合作,充分践行“上海精神”,着力打造“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名片”,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2025-09-05     中化新网

广西启动“技能照亮前程”三年行动计划

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推进模式

2025-09-05     广西石化新闻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短停清洗检修告捷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短停清洗检修告捷

2025-09-05     石油化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