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记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低温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的展厅里,一罐普通的黑色粉末静置在展柜中。它看似毫不起眼,但用于煤制油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煤变油的效率,用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它就是费托铁基催化剂,也被称为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的“芯片”。

  该技术相关专利“低温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6月20日,中国化工报记者走进低碳院,采访了项目团队成员,探访这一技术背后的攻坚故事。

  面向国家需求 研发高抗磨催化剂

  我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发展煤制油技术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是煤制油技术的重要方向,而费托合成催化剂又是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的核心。

  2006年,国家能源集团自主开展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发。低碳院首席专家林泉博士勇挑重担,投身于费托合成催化剂的研发工作。

  “当时,催化剂面临抗磨损性和稳定性不足、活性和高附加值产品收率低等问题。抗磨损性不足会导致反应器堵塞,影响装置运行,产品也会混有催化剂的细粉,导致品质降低,而过滤其中的杂质又会产生大量固废,增加处理成本。”林泉回忆道。

  “传统提升催化剂强度的方法是加大黏结剂用量,但这会覆盖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性能降低,高温制备方法也会导致催化剂孔结构致密化,降低传递效率。”林泉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摒弃了传统铁基催化剂的思路方法,通过调控铁表面吸附性质和硅羟基特性,让铁和硅在合适条件下结合,既提高了催化剂强度,又保留了活性表面。我们还采用低温条件制备,解决了催化剂孔隙变小、密度增大的问题。”

  经过十年攻关,研发团队研发出具有高抗磨性和多产油蜡特性的新型铁硼系CNFT费托合成催化剂。

  “三蒸三晒” 实现千吨级工业放大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条路布满荆棘。

  “酿造酱油需三蒸三晒,我们也是如此。催化剂的产业化经历了三次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涅槃’。”林泉介绍道。

  2010年,新型催化剂的公斤级中试放大及喷雾干燥成型试验顺利,却在吨级工业放大中出现了问题。工业试验暴露出抗磨性缺陷,于是研究团队回归实验室,从影响抗磨性的基础认识开始进行第二次“长征”。

  2016年,团队开展百吨级工业放大试验,却遭遇产物轻质组分偏多,无法满足工业应用性能要求的问题。此时,质疑的声音再次传来:“这已经是第二次失败了,是不是创新的方向错了。”

  面对这些质疑,林泉没有气馁,依然坚持原创之路。“谁说问题只有一个解决方案。”林泉说。她带领团队重返实验室进行梳理,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工业装置循环气带来的气体组成变化影响了反应。找准方向后,团队仅用2个月时间便完成新催化剂配方定型和验证,并在百吨级评价装置上进行了2000小时的长周期运转试验。

  更大的挑战在千吨级产线上。在生产实践中,因催化剂浆料黏稠,输送和喷成小球困难,难以进行连续化生产。研究团队与设备厂家反复讨论设计方案,定制特殊设备,才使得产线平稳运行。在连续生产时,配方稳定性又出现问题,通过细致观察,林泉发现有冷却水渗漏,导致原料流失。团队紧急更换密封材质,问题得以解决。“每一次失败之后,低碳院都没有放弃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回看来路,林泉始终深怀感恩之情。

  “干活就完了” 用创新推动行业水平提升

  CNFT-1费托合成催化剂先后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装置和潞安化工集团100万吨/年合成油装置上推广应用。“CNFT-1催化剂优良的耐磨性能延长了反应器内过滤器使用寿命,装置产能提高5%,装置检修周期由1年延长至3年,高附加值油蜡产量比同类催化剂提升14%。”低碳院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中心吕毅军博士补充道,“此外,技术突破倒逼同行升级,带动了行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

  CNFT-1催化剂研发成功后,团队继续前行。2021年,针对煤化工行业面临的高二氧化碳排放瓶颈问题,团队创新开发了新一代低二氧化碳选择性CNFT-2催化剂技术。CNFT-2催化剂在工业装置应用后,二氧化碳选择性相比上一代催化剂降低4个百分点,百万吨油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降低15万吨。

  回顾研发过程,项目团队在工厂一待就是小半年,经常要爬上六七十米高的装置,在大风呼啸中检查、分析、解决问题。催化剂生产出现堵塞时,他们掏管道,研究原因。回忆起这些困难时,林泉感慨道:“当时也没想太多,干活就完了。”

  正是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科研精神,才让团队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仍旧持续坚持、创新不止,在煤制油催化剂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相关推荐

青岛石化高技校学子荣获十六届石化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10月24日,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决赛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圆满闭幕,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36支代表队参赛。竞赛围绕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两大核心赛项,设置理论考核、仿真操作...

2025-10-27     中化新网

九江石化7项成果获江西省管理创新成果奖

中化新网讯近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第二十五届江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结果,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分公司7项管理创新成果从12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2025-10-27     中化新网

神耀科技:废弃秸秆“炼”出绿色燃料

  在广袤的田野上,玉米秸、麦秸等农业废弃物往往面临焚烧或废弃的困境;而在遥远的国际航线上,巨型货轮正因高昂的“碳税”而寻求绿色的燃料替代。这两幅看似毫无关联的图景,正被一项来自中国的创新技术紧密相连...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33个项目获膜协会科技奖

  在10月19日举行的膜产业发展大会上,2025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共有33个项目获奖,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心连心方案助玉米减肥增产

  10月15日,在河南心连心集团新乡县农业示范园区举行的“基于氮高效氮长效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机理与技术”课题玉米测产会上,专家组对该课题推进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经过严谨测量,施用心连心创新产品的玉...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

巧解在线氧表更换难题

  “从这20天的运行数据来看,重整装置氧含量在0.63%至0.65%之间稳定运行,与工艺工况相符,表明这次在线氧表改造成功了!”10月9日,广东石化炼油四部工艺副经理宁晓威在中心控制室高兴地说。 ...

2025-10-2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