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派出了川滇黔渝和两湖两广的小分队,下周还要再安排两个分队。”在自贡市沿滩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江茂林的办公室,他正忙着安排招商事宜。“我们绘制了盐氟硅主导产业链‘三图一表’,这个月起全面开展外出攻坚行动,对化工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江茂林说。
今年以来,自贡明确实施主导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和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为主要承载区,聚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氟硅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以先进氟材料为龙头的绿色化工,加快构建“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氟化工—新型化工及其应用领域”全产业链。
加速产业集聚 丰富产业链条
位于自贡沿滩区的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自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8万吨新能源导电材料项目4条生产线正在24小时满产运行。“我们最近都在抢时间。”自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亮亮表示。
该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导电炭黑材料生产基地,一期余下的12条生产线已在加快建设。“16条生产线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徐亮亮说。
另一边,中昊晨光年产2.6万吨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其产品应用于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有利于促进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氟材料应用加工行业发展。
既有项目加快投产,新项目纷至沓来。去年12月以来,年产2GW全钒液流储能产业链项目、提锂渣综合利用年产8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项目等纷纷落地自贡。目前,自贡市沿滩区已初步形成“以高端氟硅化工新材料为主线,以新能源材料与精细化工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主导产业布局,吸聚中国中化、江苏国泰等龙头企业项目35个,总投资347亿元。
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则依托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科研、产业优势,培育发展有机氟、有机硅、环氧树脂等氟硅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同时承接氢氟酸、氟制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打造氟化工循环产业链,已集聚标美硅氟、西艾氟、上氟科技等规上企业30户。
创新招引举措 力争“招商满园”
江茂林表示,3月起,自贡沿滩区正式推行“招商满园”计划,今年计划招引25个化工类项目,以“敲门行动”和“小分队”招商两种形式,拟赴京津冀辽蒙、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工业城市拜访链上企业。
重点招什么?招商“图谱”已经明确——聚焦含氟精细化工、含氟特种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进行强链补链,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配套强、发展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同时,着力招引在中试、技术公共服务、联合研发、化工产业供应链、检测检验等方面具备较大影响力的服务平台。
为提升招商队伍能力,自贡沿滩区今年制定干部人才招商引资专项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懂产业、懂企业、善谈判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为加大招引力度,自贡还发挥跨区域合作优势,向成都、重庆等“朋友圈”城市借力。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与重庆长寿经开区共同研究梳理出重点招商产业链10条,合力引进瑞柏电子化学品、梅塞尔工业气体、信乙化工等产业链关联企业落地自贡。
自贡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自贡将深化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诚信招商,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200个以上,30亿级项目6个以上。
整合推进力量 服务项目落地
“在项目专员的协调下,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进场,我们仅用3天,比同类型项目审批时间缩短120余天。”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岳立表示。
“项目专员帮办代办”模式是自贡助力项目推进的举措之一。自贡还推动成立新型化工产业发展推进办,帮助企业梳理审批流程,把握关键审批环节,协助企业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各区(县)也主动发力。自贡沿滩区推出31项“容缺受理”事项、14项“告知承诺制”事项,将新开工项目审查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30%以上。
为解决项目招引、建设、投产前中后三端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自贡沿滩区在自贡率先探索“园局合一”模式,将区投资促进局、区科技和经信局等工业经济主要职能部门分批统筹到园区办公,推行职能整合、合署办公等“合一”机制,全链条负责项目招引、项目建设、投产运营。
高位推动,富顺县制定出台《富顺县新型化工产业专项扶持八条政策措施》《富顺县氟材料应用产业园专项扶持八条政策措施》,从租房补贴、经营绩效激励、能源补贴等8方面给予支持。其中提到,租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可享受周期为5年的厂房租赁补贴,前两年按实际厂房租金全额补贴,后3年按实际厂房租金的50%进行补贴。
此外,自贡还深化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吉林大学、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加快建设氟硅新材料中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自贡转化。
3月31日,2025年淮安工业园区(深圳)投资环境推介会成功举办,来自珠三角地区100多名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商协会代表欢聚一堂,共谋发展。
4月3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良通主持召开工业经济指标调度会议,围绕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指标完成进度等重点内容展开交流,并对联网直报期间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近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异地事项跨域办”,全力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打破地域与部门之间的壁垒,有效解决企业和办事群众“多地跑”“来回跑”等问题。
4月1日,西安高新区与西北大学法学院合作设立的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共育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迈入新阶段。
近日,又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衢州智造新城管委会签订落地协议,计划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200台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产业化基地,布局国际化航空产业园。这是衢州制造新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