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当“乌金”遇上“生态绿”

在潞安化工集团,一场静默却深远的“双碳革命”正在百米井下与厂房车间同步上演。从百米井下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到厂房中紧张有序生产的碱性水电解槽,再到阳光下泛着蓝光的分布式光伏板,传统能源与绿色技术在这里深度交融,绘就一幅向“绿”而生的转型画卷。

2025年,潞安化工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山西省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要求,进一步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奠定坚实基础。一季度,集团59家主要用能单位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预算值减少2400吨标准煤。

战略破局:绘制绿色发展“全景图”

在潞安化工集团调度会议室里,一场关于节能环保的研讨会正在进行。“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轨的关键节点。”集团节能环保部部长王俊章在会上说,“潞安化工必须保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今年2月20日,集团发布《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综合能源消费量与万元产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的目标,并构建覆盖59家单位的“能耗双控作战图”及三级责任体系。413项措施分为管理提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三大路径,涵盖煤炭开采智能化升级、煤化工产业能效对标、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布局以及氢能装备自主研发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双碳”目标的紧迫性。

面对行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集团主动求变,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方面齐头并进,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将绿色低碳纳入“强煤优化育新”战略全局,计划通过“强煤”夯实主业根基、“优化”提升产业链附加值、“育新”布局未来产业,辅以科技创新与绿色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环保、低耗、高效”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集团制定《碳排放管理办法》,细化18项制度。目前,该办法已有序运行,标志着集团碳管理体系迈入系统化、规范化运作阶段。2025年,集团将在云表系统建立碳排放数据上报平台,完成典型化工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研究,试点开展重点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探索建立碳资产管理机制,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技术创新:破解转型难题的“金钥匙”

从地下矿井到云端数据,从黑色煤炭到绿色氢能,潞安化工集团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生产全流程,探索出一条从“黑金”到“绿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慧矿山:点亮黑色产业的科技之光。

深夜两点,余吾煤业中央区瓦斯发电厂内依旧灯火通明。6台500kW发电机组正高效运转,监控屏上跳动的曲线,表明井下抽采的低浓度瓦斯正在转化为清洁电力。

目前,智慧矿山建设正在集团内多个单位全面推进。“零碳矿山”试点项目的实施标志着集团向深度脱碳迈出了坚实一步。余吾煤业作为山西省首批入选单位之一,通过引入先进节能技术与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大幅降低了自身能耗,还积极探索负碳排放技术。

煤化工升级:减碳增效重塑产业价值。

恒通化工动力结构调整项目将现有的4台6万千瓦抽凝机组改为备压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10KV输变电站工程、改造脱盐水装置及外供蒸汽管网。项目实施后满足能耗双控和煤电政策要求,供电标准煤耗达到203.7克/千瓦时。

作为煤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装备,“晋华炉3.0”被业内誉为“降碳利器”。这款由潞安化机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水煤浆气化炉,具备煤种适应好、能效利用高、节水性能好、点火投料快、烧嘴寿命长、运行成本低、运行安全稳定、环境友好八大显著优势,并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目前,在新疆国泰新华基地,2台晋华炉正满负荷运行,助力煤炭资源向BDO等高端化工原料转化。“我们不仅销售产品,更输出低碳技术解决方案。”潞安化机经营销售公司营销一处处长助理曲谱说。公司现已与内蒙古、陕西等地多家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成为推动煤化工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突破: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集团新能源板块,分布式光伏项目是最先落地的“棋子”。自一期25MW项目并网以来,系统始终保持健康稳定运行,累计生产绿色电力超2450万千瓦时,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潞安化机联合清华大学、碳能科技共同开发的碱性水电解槽每小时产氢量可达1000标准立方米,开拓了绿氢装备市场。

此外,在煤层气开发方面,五阳煤矿U型井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单井日产量突破5000方,目前仍保持较高流压,产气量有望继续提升。“我们已经构建起‘抽采——集输——发电’的完整产业链,瓦斯利用率超过50%。”金源煤层气公司煤层气技术部负责人王韶伟表示。

多维效益:解码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密码”

从矸石分选到沉陷区治理,从水污染治理到大气污染防控,潞安化工集团通过智能化、循环化和生态化的多维路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用实际行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答卷。

在矸石分选方面,司马煤业公司选煤厂智能选矸系统通过以X射线为主的智能识别,针对不同的煤质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煤和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和跟踪,再通过智能喷吹系统实现煤与矸石的有效分离。同时,该公司积极拓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一部分煤矸石用于区域荒山整治,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另一部分则用于井下充填开采,将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的膏体对已开采区域进行充填,实现地面零沉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吃干榨净”,达到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率100%。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焦化公司通过应用干熄焦技术,成功将焦炉能耗降至行业标杆水平,烟尘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10mg/m³以下。太化新材料公司的环己酮塔再沸器改造项目通过充分利用初馏塔余热,年节约蒸汽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000吨。正元氢能“绿氢+合成氨”示范项目则实现了工业副产氢与煤制氢的耦合利用,年减少碳排放5万吨,树立了行业标杆。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为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集团建立了严格的月度考核机制,定期通报进度并及时整改问题。目前,沿黄河流域的24家单位均被纳入统一监管范围,所有涉水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正元氢能公司引进国际顶尖的膜过滤和反渗透技术,水处理效率大幅提升,能够去除水中99%以上的杂质,确保水质符合最高标准要求。凭借卓越的水资源管理成效,正元氢能成功入选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评定的“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名单”。

站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潞安化工集团将深化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通过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推进煤炭减量替代,确保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实现负增长。同时,全面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要求。此外,集团积极探索绿电制氢、绿氢耦合化工等先进技术,结合光伏风电布局,推动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绿油一体化全链条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从井下机器人到绿氢生产线,从煤矸石治理到生态修复示范区,潞安化工集团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征程中,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字:潞安化工:当“乌金”遇上“生态绿”
相关推荐

东方石化青年志愿者助力“文明东方礼先行”活动启动

5月17日下午,由中共东方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旅文局、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文明东方礼先行”文明礼仪培训启动仪式在东方市大剧院外场隆重举行。

2025-05-19     中化新网

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提升品牌美誉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日前,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100余名干部职工齐聚油田“明德讲堂”,通过播放“中原普光”“中原服务”品牌视频,宣讲品牌故事,展示品牌形象,坚定干部职工以品牌软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信心。

2025-05-19     河南石化新闻

渤钻钻四精心呵护职业健康用心守护员工幸福

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2025-05-19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运城盐化第五届517洗涤节奇强盛会召开

国货老品牌,奇强焕新潮。5月17日,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届517洗涤节奇强盛会召开,来自全国10个销售大区的163名奇强经销商代表参会。“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衣物洗涤....

2025-05-19     中化新网

江汉油田:解锁盐间页岩油 书写资源新篇章

今年初,江汉油田盐间页岩油首口多分支水平井王1-支平2井钻遇目的层潜三段10韵律1567米,储层钻遇率100%,3月15日放喷即见油,目前累计产油218.3吨。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迭代,让盐间页...

2025-05-19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系统推进三项举措 压紧压实安全责任

“要做好生产信息上报工作,熟练掌握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流程,保证生产平稳有序。”5月19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注采4-5班班长杨硕与班组员工共同查找潜在风险,排查安全隐患。为深入贯彻“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