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催化反应工程团队段学志教授、曹约强特聘研究员基于吸附构型匹配策略在炔烃加氢催化剂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兼具表面Pd1Sb2三原子位点与近表面Pd位点(Pdns)的PdSb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实现烃类吸附与氢气活化位点的空间解耦,突破了加氢反应活性与选择性平衡制约。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图片说明:炔烃加氢位点空间解耦示意图
低碳炔烃选择性加氢是基于石脑油和低碳烷烃裂解制备聚合级乙烯和丙烯的关键反应。尽管传统Pd基催化剂因未填充的d轨道电子结构表现出高活性,但在高炔烃转化率下仍易发生过度加氢和偶联副反应。先前研究表明,通过精确调控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空间构型,实现炔烃的强σ吸附和烯烃的弱π吸附,从而打破活性与选择性之间的制约关系。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精准设计可以实现烃类分子的吸附构型匹配,但炔烃与氢气的竞争吸附往往导致氢活化受限。为此,研究团队提出表面-近表面位点协同催化设计理念,构建兼具表面Pd1Sb2三原子位点和近表面Pd位点的PdSb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实现了炔烃吸附与氢气活化的位点解耦,显著提升了低碳炔烃选择性加氢性能。
图片说明:催化剂合成策略示意图
该团队利用Pd/Mg/Al-LDHs的层间限域效应实现Pd原子原位捕获熔融Sb原子,经过高温诱导有序化生成稳定的PdSb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球差电镜和X射线吸收谱解析了其表面Pd1Sb2三原子位点及近表面Pd位点的独特结构特征。结合吸附构型解析、HD同位素交换及原位红外光谱等机理研究手段,发现表面Pd1Sb2位点可以匹配炔烃的σ-吸附构型以及烯烃的π-吸附构型;同时,Pd1Sb2邻近的近表面Pd位点与其协同实现了H2自发解离。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PdSb催化剂在模拟工业条件下,实现了乙炔和丙炔的100%转化,其中乙炔半加氢的乙烯选择性高达96.50%,丙炔半加氢的丙烯选择性高达98.65%,显著优于目前已报道的Pd基催化剂。
图片说明:PdSb催化剂结构解析与催化性能
在陶瓷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进程中,材料的透明性和雾度是衡量其品质与应用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气相二氧化硅(气硅)作为一种性能独特的无机纳米材料,凭借其极小的粒径、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分散性等优势,在陶瓷...
8月11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加快培育发...
山西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和碳排放大省,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
中化新网讯8月6日至8日,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
8月6日上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孤东油区的天空铺满薄云。指着孤东827P5井场西南角一组顶着“光伏板”的装置,采油管理四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注采管控岗员工胡建军介绍说:“这是凝热板,采用太空绿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