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孤东油区的天空铺满薄云。指着孤东827P5井场西南角一组顶着“光伏板”的装置,采油管理四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注采管控岗员工胡建军介绍说:“这是凝热板,采用太空绿能加热技术,其面板温度始终低于环境温度,可以吸收太空中的各种辐射能,即使在阴天也可以正常供热。”
“辐射是热传播的一种方式。”胡建军举例说,“坐在取暖器旁边时脸上会感到热,就是热辐射。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加热需要晴好天气,是见‘好’就‘收’。而凝热板吸收辐射能,就像一张‘冷面孔’,是见‘热’就‘收’。”孤东采油厂新能源专班技术人员张红军紧接着说:“这个太空绿能制加热装置就是利用了热辐射原理,将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能量吸收,重新转变为热能。”
据了解,孤东827P5井场有两口稠油井,需要井口加热升温。一般来讲,稠油加热采取燃料炉、电、太阳能和风力等加热方式,但每种方式都有其弊端。如传统燃料加热存在排放和能耗高的问题,光热和风力制热存在占地面积大,无太阳光、无风时不能运行的缺点。辐射能制热方式克服了这些弊端。即使在风吹雨打的环境中,凝热板也能吸热,并将低品味热能转化为高品质热量。
2022年之前,山东物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与孤东采油厂合作,经过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攻关,研制成功太空绿能加热技术,并获得“一种间断温区常压逆向加热方法及其装置”“基于油田原油输送的蓄热换热装置及蓄热换热方法”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与化石能源相比,太空能作为取之不尽、安全无污染、无需运输的绿色能源,可以满足生产生活中的热能需求,尤其在油气生产领域,可以代替燃气加热炉,更为环保高效。”物华公司董事长罗光财说。
据悉,太空绿能加热技术的原理是低温制冷剂进入凝热板后不间断吸收热量逐渐升温进入热泵,然后利用白天光伏发的绿电,启动热泵制热,储存到高效储热箱内,通过换热器对稠油进行24小时连续供热。温度降低后的制冷剂在夜间网电谷电期持续降温后进入凝热板吸热。太空绿能加热技术在胜利油田首次试水后,数据显示,该装置与电加热比较,可节电3.5倍以上,节约加热成本7倍以上。“这是多机理、多方法的联合创新,符合油田的柔性生产需求,可最大限度消纳绿电。”张红军表示。
“一天下来既可以省下120立方米天然气,又能让稠油温度从33℃提高到50℃。”自2023年太空绿能加热技术投用以来,胡建军就一直跟这套装置打交道,对其好处如数家珍:“扩大了热能来源,提高集热效率30%以上,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吸热,值得推广。”
太空绿能自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张红军认为,太空绿能加热技术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节能、降本、减碳三重效益,为油气生产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范式,有望在稠油开采领域掀起一场“冷面孔”引发的热能革命。
8月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齐聚蓉城,在35个大项、250多个小项中展开角逐。世运会被称为体育界的“创新实验室”,在为小众体育项目提...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厦门大学共同完成的“光/磁异质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及传感研究”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在光/磁异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与传感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螨害是我国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由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煤电烟气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