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要真正成为引领行业的“碳路先锋”,必须以技术革新为引擎、循环经济为路径、碳管理为罗盘、设备升级为基石。铜化集团的实践表明,设备升级、智能管控、绿色能源替代是构建节能降碳硬支撑的“三利器”。
设备升级是节能减碳的“增效器”。在“双碳”目标下,技术创新是化工企业节能降碳的根本驱动力,淘汰升级高耗能设备是节能降碳的“先手棋”。铜化集团华兴化工公司对硫酸装置干吸泵、二氧化硫风机实施变频改造,年节电171.45万千瓦时,节约电费120万元;铜化六国化工公司将空压机升级为永磁变频机型,减少无效运行,年节电17万千瓦时,折合标煤20.89吨;铜化有机化工公司采用多工况水力优化技术定制高效水泵,年节电11.7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96.5吨。
智能管控是节能降碳的“加速器”。智慧能源管理的关键路径是部署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优化调控,形成“监测—诊断—优化”闭环管理,让能耗“看得见、管得住”。在这方面,华兴化工推行“双引擎”管控,对87项关键能耗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通报优化,确保节能措施落地;六国化工利用余压回收技术实现循环水发电,年发电320万千瓦时;铜化集团新桥矿业公司建成智能水泵房,实现井下泵房无人值守,年节电20万千瓦时。
绿色能源替代是节能降碳的“有效器”。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铜化集团积极应用热电联产、洁净煤气化、余热发电等技术,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效率;探索合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增加绿电使用;制订清晰的绿电替代路线图,优先利用厂区屋顶、闲置土地部署光伏发电,积极探索绿氢、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应用。
实践证明,绿色转型绝非企业的成本负担,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源泉。只有将节能降碳深植于发展基因,方能在“碳路”上率先突围,为行业注入强劲“绿”动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作者:铜化集团党群部宣传主管 陈源贵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复评通过项目》名单,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基于农业控肥增效的功能微生物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木质纤维组分梯度分离制木糖...
9月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PUChina2025)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本次展会汇聚全球领先企业,共同探索聚氨酯材料的破局之道与发展新路径,万华化学与爱尔新材聚脲材料解决方案联.....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化学积极参与峰会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高层会晤和项目合作,充分践行“上海精神”,着力打造“三个重要窗口、一张金名片”,为推动上合组织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