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呼唤“双轮驱动”

中化新网讯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新能源与储能如何协同发展?业内专家在8月19—20日召开的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上指出,行业需加强技术攻关,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凭借80%以上的风光资源和广阔土地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景。当前,西部储能政策密集出台,但发展仍面临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瓶颈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挑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拓展辅助服务品种;加强技术攻关与场景创新并重,推动沙戈荒基地及零碳园区场景示范应用;同时筑牢安全标准与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储能电站智能运维能力。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迎来快速发展。面向“十五五”,将重点强化三方面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新型储能“十五五”实施方案,推动新型储能在新能源大基地、电网替代性储能、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领域实现多元应用;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加快推动储能全面参与各类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储能多重作用,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从“比价格”向“比价值”转变。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有刚性需求,行业同仁要坚定发展信心,做到‘三个面向’。”徐梓铭认为,要面向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新型储能科技创新;面向系统需求,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引导行业发展;面向市场机制,主动适应新型储能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出,未来电池储能中,锂离子电池仍为主流,需要在大容量和长寿命趋势下突破安全性瓶颈,可通过智能电池(植入芯片+AI监控)和固态电池实现突破,目标是将储能度电成本降至0.1元/瓦时;绿氢储能需通过风光制氢实现长周期储能,结合热回收将综合能效提升至80%。他强调,储能技术需融合化工、电工、热工等多学科创新,推动新能源系统多能耦合发展,构建零碳能源系统生态。

内蒙古电力集团副总经理王立新介绍,内蒙古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十年长效补偿机制,开启独立储能容量补偿的先例,为储能项目收益稳定提供重要保障。2024年,该集团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启动建设60万千瓦新型储能;2025年将持续发力储能建设,再新开工建设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相关推荐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100吉瓦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指出,我国新型储能今年上半年装机规模创下新高,累计装机已突破100吉瓦,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291...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

内蒙古上半年绿氢产量超去年全年

8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自治区落实“五大任务”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

涪陵气田投产井数突破1000口

8月21日,随着白马区块焦页157-1HF井投产,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投产井数突破1000口,夏季日产页岩气保持在1910万立方米以上,巩固了其作为国家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地的战略地位。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

钟祥加快打造氢能装备产业基地

近日,湖北省钟祥市举行氢能装备产业链招商对接会,现场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85.7亿元。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

最大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项目启动充电实验

近日,我国最大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项目——三峡集团新疆吉木萨尔10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首次充电实验正式启动。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领域实现“两优化、一升级”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扎实推进能源...

2025-09-0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