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锦西石化公司烷基化酸再生尾气治理项目顺利中交,并于8月8日开车成功。这标志着公司烷基化酸再生单元能够稳定实现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酸雾含量不大于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的环保目标,尾气治理迈上新台阶。
锦西石化公司烷基化装置尾气治理项目现场。于鑫宇摄影
据悉,二氧化硫和酸雾危害巨大,前者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引发疾病,还是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的“元凶”;后者不仅刺激人体眼鼻,还会腐蚀设备。为有效处理烷基化废酸再生单元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酸雾,锦西石化采用活性炭催化转化和湿式静电除雾器工艺技术。其中,活性炭催化剂展现出突出的技术优势,不仅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无需移出反应器就能完成再生,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
在工艺设计方面,该项目实现了污染物“变废为宝”。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稀硫酸可直接送至烷基化中和池或硫酸吸收系统回用,全程不产生液体废料,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
“这套处理系统还具备流程简便、能耗低、操作便捷等特点,在保障处理效率的同时,又减轻了生产系统负担。”锦西石化公司烷基化装置负责人王树立表示,项目的成功投用,不仅是锦西石化在环保技术上的应用创新,更以实实在在的减排成效彰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锦西石化将持续优化工艺参数,确保环保指标长期稳定达标,为行业废酸再生尾气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看,这个新上岗的2.9立方米的闪蒸罐就是我们的‘节能小管家’!”8月26日,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主任尤永平指着银光闪闪的设备,向慕名而来的兄弟单位技术骨干们介绍,原来直排掉的200多度的高温凝...
8月21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下称《方案》),并自发布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夏日晨光中,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红压脱碳操作班装置区内,二氧化碳压缩机轰鸣运转。班组员工穿梭于设备间,紧盯仪表数据,精准调整阀门参数,开启了新一天的清洁能源保供工作。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护河行动”志愿服务队开展“节水护河”主题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沉浸式讲解、互动式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
8月31日,安庆石化水务部用肥皂水成功揪出隐蔽“病灶”,保证了该公司循环水排污水装置的满负荷运行,确保了安庆石化达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达的污水回用率指标。
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向全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的通知,地方标准《江西省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DB36/T420-2019)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