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丹麦燃气与电力管网运营商Energinet的专家表示,该国正计划扩大生物甲烷产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目前约8太瓦时的生物甲烷年产量再提升25%,并力争在下一个十年用生物甲烷全面替代化石天然气。
Energinet首席开发经理杰普·比尔格认为,丹麦生物甲烷产能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发达的农业与物流体系、透明的行业环境、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及至关重要的与供暖行业相当的丰厚补贴。该行业有望通过出口盈利。
丹麦是欧盟生物甲烷生产大国,与英国、法国、德国共同位列欧盟生物甲烷产量榜首。目前,丹麦生物甲烷行业已实现快速发展。自2013年行业起步以来,丹麦已建成60座生物甲烷工厂,目前均满负荷运行。部分工厂还吸引了大型投资者关注,例如壳牌集团2022年就斥资近20亿欧元,收购了丹麦多座生物甲烷工厂及配套基础设施。
业内对于2025年后4个月的全球丁二烯市场看法悲观。消息人士称,随着炼厂检修季结束及新装置投产带来的产量提升,丁二烯市场正被激增的供应量拖累,贸易商们继续寻求将货物从欧美转移至价格较高的亚洲。 ....
9月1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官方数据显示,8月韩国石化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8.7%至33.8亿美元,而半导体和汽车出口则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近日,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苏达尼及伊拉克石油产品分销公司总经理侯赛因·塔利布先后表示,随着伊拉克炼油产能提升至130万桶/日,伊拉克有望在明年初停止进口成品油。
近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宣布,该公司的Rosebank油田项目因监管机构要求重新提交包含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的环境影响报告而被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