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厂采用国际前沿的生产工艺和智能系统,仅人工成本就节约了30%,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更加安全环保。”近日,在安庆高新区安徽足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内,公司董事长蒋国强细数着“智改数转”带来的利好。
“我们之所以选择安庆高新区,除了这里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庆高新区的发展理念和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蒋国强解释道,洽谈之初了解到安庆高新区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企业自身又恰好面临着智能化升级的现实需求,于是和高新区一拍即合。”
“企业今年预计实现年销售额1.6亿元,5年内这一数字将变成5亿元,对此,我信心满怀。”蒋国强感言,这也证明了当初企业落户安庆的选择是正确的。
安徽足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是安庆高新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在这片“新”潮澎湃的园区内,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催发新兴业态“长成林”。
近年来,安庆高新区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研究院、安庆师范大学共建高水平创新引领平台,累计引入近20个高校科研团队。
“院所进园区,零距离为企业‘把脉问诊’,破解难题,足见当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蒋国强说。
科技创新赋能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2022年,安庆高新区跻身安徽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前10位。当年12月,安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为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2023年,安庆高新区开始统筹安庆“双生谷”产业片区开发建设,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空间。
“双生谷”重点打造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两大产业,构建形态上“产、城、园”融合,业态上“产、学、研”一体,布局上“诊、养、管”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是安庆市和安庆高新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布局,对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我们要将‘双生谷’打造成为安徽省一流、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安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孝胜说。
如今,这片未来产业新高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的“双生”未来科技城正加速成形,这里将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孵化、中试生产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创新链条。
此外,产业腾飞的关键要素亦在“双生谷”加速汇聚。人才方面,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安庆高质量发展深蓝中心得以组建,为“双生谷”的顶层规划、资源整合提供“智力支持”。资本方面,除了有一大批专注“双生”产业的安庆籍企业家助力,当地还在着力打造基金“丛林”,为“双生”项目的落地保驾护航。
“未来,我们将围绕延链、强链、补链目标,瞄准新质生产力,全力招引一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优质上市公司,把园区逐渐打造为‘科技高地’。”姚孝胜说。
10月21日,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组织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秦川消防救援站等单位,联合兰州何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新区博石环保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如何弥补产业差异、优势互补统筹发展?河南省鹤壁市的做法是:聚焦宝山经开区、山城区、鹤山区(下称“三山”)区域发展,以创新机制、统筹协同为抓手,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三山”从“内卷式竞争”转向“共赢式合...
“提交购房补助申请不久,49.3万元的补贴资金便到账了!衢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在安居保障方面也考虑得非常周全。”近日,位于衢州智造新城的衢州博来纳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员工秦女士,点开手机里...
今年以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广西—东盟经开区)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深化“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协同机制,在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为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近年来,安宁高新区以提速建设电力基础设施为产业项目投产创造条件,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进场施工、开门接电”,进一步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10月22日,在扬州市邗江区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全国赛上,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扬榆协作在共育新质生产力领域迈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