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11日,上海金山区碳谷绿湾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上海伟星咖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竣工。
据了解,作为伟星咖乐防水“东西双核”布局的东部核心基地,该项目的落成标志着企业“智造升级”迈入新阶段,更是成为碳谷绿湾产业园“闲置土地分割、收储、再出让”模式盘活资源的首个成功案例,为整个地区产业空间提质与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据碳谷绿湾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地块占地面积为24846平方米(约37亩),总投资约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量6亿元,年税收约3927万元。这块曾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土地“重获新生”,背后是碳谷绿湾产业园近年来持续创新探索盘活工业低效用地的智慧结晶——通过系统化举措让低效土地“活”起来、零散地块“聚”起来,奏响资源高效利用新乐章。
如何让土地“活”起来,产业“强”起来?他介绍说,产业园区积极推动资源双向共赢,通过股权变更引入优质项目,加速土地流转。通过直接回购方式,园区收购派尔科化工约30亩土地及厂房,租赁给当时尚无能力直接购买土地建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承化学。企业生产电子化学品,应用于芯片制造、航空航天、通讯、汽车、军工、医疗等领域,成功引入实现了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园区租金收益近1500万元,近三年税收超6000万元,亩均税收达 100 万/亩。天承母公司2023年成功上市后,将金山公司作为总部来打造,并于今年8月成功收购租赁的土地及厂房,加快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化学品企业。
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一个成功案例,比如说,园区内的群力化工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医药、农药(原药、制剂)、新材料(感光材料、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专用精细化工产品。但限于土地因素的制约,企业的新项目迟迟未能投入扩产。碳谷绿湾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后,主动开展排查调研,通过多轮谈判和控规调整,将临近群力化工附近小于15亩的三家企业收储合并为一块30亩的地块,“碎片化”整合后为群力扩产腾出空间,为企业扩产增能、提质增效提供保障。群力新项目拟新建两个生产车间、一个配建库房及罐区、公用工程楼,总投资32055万元,投产达纲后年新增产值6亿元,税收3000万元。
产业园区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碳谷绿湾产业园深入开展工业低效用地盘活攻坚行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园区土地效能显著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园区产业用地强度从2020年的426.24 万元/亩跃升至2025年的500万元/亩,产业用地税收强度从29.3万元/亩攀升至35万元/亩,土地“含金量”的稳步攀升,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能级跃升的双向赋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金山样本”。
近日,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化工园区发展划定了“规范红线”与“质量高线”。
内蒙古通辽市查明煤炭储量110亿吨、天然碱储量约20.77亿吨、石盐矿资源量15.6亿吨、年产优质玉米80亿千克以上……丰富的资源为通辽市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