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山西省省长金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观察发现,2025年,山西将统筹采取一揽子举措,为能化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2024年,山西省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标志着山西省制造业细分领域达到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手撕钢、T800、T1000等高端碳纤维,8英寸碳化硅衬底、深紫外LED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广泛应用。省属企业发展质效不断提高,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排全国前列。焦炉煤气化产加工利用率达到63.6%。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过165亿立方米,增长12.7%。实施汾河谷地15个煤焦园区环境综合治理。能耗强度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并持续下降。
2025年,山西省将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统筹一揽子举措的推出,为能化制造行业固本培元,提供了着眼点、立足点、发力点、增长点和发展点。一揽子举措不完全统计如下:
提高投资效益。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实施一批“两重”项目和高质量转型项目,抓好616个省级重点工程年度建设项目。促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投资稳定增长。发挥技改资金引导作用,实行设备更新专项奖励,制造业投资增长8%。加强财政金融协同配合,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带动全社会投资。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以上。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用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支持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推进“五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推动氢能、氨能、甲醇全产业链发展,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推进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中煤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促进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做好“绿色能源+”和绿电文章。用好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优势,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产品迭代升级。
壮大产业链、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实行“链长+属地”包联共建,开展“政府+链主+园区”招商,培育国字号品牌、地域特色品牌,支持重点行业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产业集群矩阵支撑转型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搭建跨行业综合性数字化赋能平台。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开展省属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试点。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专业化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服务型制造,培育技术咨询、评估、交易和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1+5”政策体系,扩大财政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等制度。拓展“三项改革”适用范围,实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财政资金“先投后股”改革。推动公共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创新科研类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发展技术经理人队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1+N”政策落地见效,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加强柔性引才,试点开展“按薪定才”,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服务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推进资源、储备粮等领域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深入实施“1551”创新工程,开展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评价。健全国资监管“13331”体系。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支持驻晋央企发展,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开展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发展瞪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增强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服务能力,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化股改,培育上市企业。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优化信易贷、晋质贷、惠商保服务,让经营主体融资更快、成本更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弘扬新时代晋商精神,建设一流企业。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种植技术,确保粮食产量达到297.1亿斤、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扩大有机旱作·晋品等品牌知名度。
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国家级碳计量中心。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过3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在产大型煤矿超过50%,推动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深入推进国家碳达峰、气候投融资试点。
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聚焦汾河谷地、重点市县、重点园区,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治理攻坚。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
完善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支持政策、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托管服务,培育30个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厂,打造以绿电为主的零碳、低碳园区。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切实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查彻改各行业领域风险隐患,严格监督执法,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效化解政府债务,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分类压降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 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4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刘济源一行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交流,双方围绕绿色金融、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交流。集团总裁张天福、财务总监李玉梅等陪同考察。
记者4月18日,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煤化工板块的江苏晋控装备新恒盛化工有限公司40·60搬迁项目于2025年4月17日21时08分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投料生产,并产出合格产.....
4月16日-18日,为期3天的“第24届中国国际染料暨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揭幕。本届国际染料展规模创历届新高,吸引了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
黑龙江吉地油服公司聚焦产业优势,统筹谋划、精细管理、科学排产、赋能高效生产,牵紧优化生产的“牛鼻子”,力求实现生产平稳运行。今年首季,产品产量、质量全部达到优级品标准,排污合格率达100%,各
近日,由中化学赛鼎焦化(山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2x150t/h干熄焦及其余热发电EPC总承包项目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