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长跟不上产能扩张全球
2025年下半年,全球聚氯乙烯(PVC)市场持续面临挑战,因为需求增长跟不上产能扩张的步伐,亚洲地区尤为明显。美国关税对PVC制成品转口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PVC市场基本面的疲软。当前全球PVC市场目光聚焦印度:一方面,印度标准局(BIS)的PVC进口认证要求已推迟至12月实施;另一方面,备受关注的反倾销税调查即将迎来最终结论。这些变化可能改写区域贸易流向。此外,欧洲市场出现了进一步整合信号,而美国PVC产品和亚洲的竞争在加剧。
亚洲供应过剩引发减产
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亚洲PVC产能仍在持续增加,生产商们预计将通过降低开工率来应对供应过剩问题。而波动的运费成本,更让出口局面雪上加霜。
需求端来看,随着BIS认证要求推迟至12月24日实施,印度PVC需求有望回暖。但对于BIS认证落地后的影响,印度市场参与者看法不一:他们预计更多企业将通过审核获得BIS认证,但为满足认证要求而调整的贸易流向,可能导致印度到岸价大幅上涨,进而抑制需求。此外,季风季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节日备货旺季,或许会在9月推高印度PVC需求量,但目前判断三季度末需求是否会出现反弹还为时过早。
印度经济增长有望为PVC市场提供需求支撑。但市场普遍认为,在反倾销调查结果明确前,由于东亚货源价格具有竞争力,PVC价格可能维持低位。
在卡塔尔,卡塔尔乙烯基公司位于梅赛伊德的35万吨/年PVC新工厂计划于9月启动生产。消息人士预计,欧洲可能成为该工厂的核心出口市场,因卡塔尔国内产能已超过内需。尽管部分货物将销往印度,但印度并非主要市场。消息人士称,欧洲和非洲市场的利润率更高。印度国内多数市场参与者也认为,短期内该工厂对印度PVC价格的影响将微乎其微。
欧洲市场进一步整合
2025年下半年,欧洲市场可能出现更多停产。需求持续疲软、进口货物价格具有竞争力,且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地区,多重因素叠加下,欧洲地区小型、一体化程度较低的PVC工厂最易面临关停,因生产商正寻求提升利润率。欧洲一位PVC生产商表示:“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成本结构,是当前的核心策略。”
尽管需求预计持平或走弱,但德国或出现积极信号,新政府承诺投入500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转型。此外,若俄乌达成和平协议,重建需求可能提振PVC采购兴趣。
鉴于存在套利空间,贸易商将继续把亚洲货物销往欧洲,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预计仍是亚洲货源的主要市场。
美国与亚洲展开竞争
受亚洲PVC价格竞争力较强、巴西进口关税及国内住房市场疲软影响,美国PVC市场前景喜忧参半,整体偏悲观。
亚洲和美国PVC出口价格相近,导致两个区域间在全球进口市场展开直接竞争。普氏数据显示,7月24日美国休斯敦PVC船边交货价评估为630美元/吨,同比下跌22%,为五年来最低;;同日,东亚离岸价(FOB)评估为625美元/吨。
此前,巴西进口商曾受益于出口竞争,但进口关税上调改变了这一格局。5月底,巴西将美国PVC反倾销税从8.2%上调至43%,随后又提高了亚洲PVC的进口税,导致双方对巴西的出口量均下降。
近日,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RE)称,欧洲塑料回收行业正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塑料回收商破产倒闭。 PRE表示,由于进口的廉价再生塑料激增,欧洲对本土制造的回收物需求随之减少,不断加....
近期,标普全球商品洞察《香精香料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至2029年全球香精香料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食品饮料、个护产品、清洁剂等稳定终端需求是主要支撑。
近日,能源研究分析公司克普勒(Kpler)发布的亚洲地区石油产品需求报告指出,亚洲石油产品需求疲软已成为趋势,且这一趋势将延续至明年。亚洲地区甚至面临石油产品需求零增长的局面。 克普勒分析师埃...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积极增长,已成为中亚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今年1至5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而能源合作则继续发挥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
近日,爱尔兰交通部长达拉赫·奥布莱恩宣布,该国已经发布首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政策路线图》,制定了航空业长期脱碳战略,以契合欧盟宏伟的气候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