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实践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天津滨海高新区推行“区域能评+碳评”改革

近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区域能评+碳评”改革,天开华苑园、渤龙湖科技园、海洋科技园三片区区域节能审查已正式获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批复。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下称《评价办法》)后,全国首个将碳排放评价纳入区域节能报告的创新实践案例,不仅为全国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了“高新经验”,更彰显了其在政策落地与改革创新中的标杆地位。

作为滨海新区首个开展区域能评试点的区域,天津滨海高新区改革起步早、成效实。2020年10月,渤龙湖试点片区区域节能报告成功获批,凭借其突破性的创新价值,入选当年“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十大创新案例”。2021年10月,天津滨海高新区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在渤龙湖科技园推行对天津滨海高新区权限范围内、且在重点行业目录外的项目无需单独编制能评报告、无需经过技术评审,仅通过备案即可快速取得批复。这一“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举措成效立竿见影,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海河实验室细胞产业研发转化基地等10个项目实现“即时办结”,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约40万元,审批时限压缩率达90%以上,既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更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202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进一步升级改革举措,扩大改革覆盖范围,实现天开华苑园、渤龙湖科技园和海洋科技园“三园同步”推行区域能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碳排放评价深度融入评估体系,为推动天津滨海高新区“零碳园区”建设和产业绿色转型及碳达峰目标实现提供了支撑。这一实践与《评价办法》中“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各类开发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实施区域节能审查,明确区域节能降碳目标、节能降碳措施、能效和碳排放准入、化石能源消费控制”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天津滨海高新区超前的政策预判能力与主动改革的担当精神。

同时,天津滨海高新区还结合前期渤龙湖区域能评试点成熟经验,严格对标《评价办法》中“实行告知承诺管理的项目,应对项目承诺内容进行验收”的要求,为三片区区域能评报告配套编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承诺备案表和节能验收表,构建起“项目节能审查前期备案—后期验收监管”的闭环管理模式,为节能管理部门实现精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让改革从“放得开”向“管得好”进一步延伸。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从单纯节能到能碳协同,从承诺备案到全链条管理,天津滨海高新区“区域能评+碳评”改革为深化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以三片区区域节能审查获批为契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经营主体。同时,以此创新实践为基础,全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提高审批效能、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形成显著叠加效应,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相关推荐

衢州智造新城: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之稳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开工入库一批、续建加快一批、竣工投运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发展基本盘。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安宁高新区草铺化工园区:“线上+线下”护航危货运输安全

8月22日至27日,云南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草铺化工园区(含禄脿片区)(以下简称园区)依托智慧化管控平台线上监测,线下常态化巡检发现的问题,聚焦危货道路运输安全痛点,联动安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克拉玛依检查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

近日,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方力量,聚焦18家重点企业的关键环节,在全市化工园区开展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行动。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贵阳推进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建设

为扎实推进贵阳市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做好“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近日,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专项现场调查工作。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9项目落户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

近日,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举行央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零碳园区、中英产业园智能化及新材料开发应用、智慧数字化园区、热等静压中心、新型光伏幕墙材料等9个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