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7日,云南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草铺化工园区(含禄脿片区)(以下简称园区)依托智慧化管控平台线上监测,线下常态化巡检发现的问题,聚焦危货道路运输安全痛点,联动安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宁市公安局、安宁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深入6家危货运输企业抓源头管控,同步治理违规停放点,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切实筑牢园区安全生产屏障。
盯着“病灶”查 智慧平台精准识违
园区智慧管控平台靠AI智能算法“盯紧”危货车运行全流程,实现违规行为精准识别:速度管控上,针对主干道“限速40千米/时”要求,雷达测速设备一旦捕捉到超速行为,立即触发声光预警并抓拍车牌;车道管控上,AI监控实时追踪车辆行驶轨迹,精准标记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行为;停放管控上,平台依托图像对比技术,动态监测“禁停区”“临时停放区”,及时发现并记录乱停乱放车辆的位置。
1月至8月,平台AI预警累计监测危货运输违规行驶行为7131次(其中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占比99.96%,超速、乱停乱放等占0.04%)。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合整治,从1月至4月4661次的违规量,到5月至8月已降至2470次,环比下降47.0%,违规行驶问题显著改善。
跟着预警办 分级推送闭环治违
为让违规治理“不悬空”,园区智慧管控平台采用“分级预警+定向推送”模式,每周统计违规车辆信息并编制周报,一般违规(如临时乱停)定向推送给涉事企业,较重违规(如超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同步推送给市交运局、市交警大队,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34次。
针对乱停、超速等问题突出的企业,园区联合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开展10次专项通报,同步宣传园区封闭化管理要求,推动园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实现“发现—推送—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
针对平台及线下巡检发现的问题,园区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联合多部门分“企业溯源”“现场治理”开展线下处置,确保整改落地。专项整治工作组先后深入云南通发物流、云南耀焱物流等6家危货车运输企业,采用“查台账、看现场、问人员、看监控”等的方式,开展全链条源头管控检查。
对着堵点解 现场施策疏停放
针对线上、线下巡检发现的吴海塘路和5号路两处处危货车高频违规停放点,工作组开展实地调研,制定初步整改方案。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通过现场勘查与周边企业交流,掌握停放规律。早8点至午12点为高峰时段,违规车辆多为等待装卸货物的危货车,乱停源于企业生产调度不当及上下班高峰拥堵。
二是联合施策制定“方案”。要求企业加强外来车辆培训,明确停放规定;优化装卸流程,减少车辆等待时间,缓解停放压力。
三是动态巡查巩固“成效”。整改完成后,园区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检查违规停放点整改效果,确保园区道路通行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下一步,园区将持续优化智慧化管控平台功能,升级AI算法模型,提高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危货车违规行为“回头看”,加强与运输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引导企业自觉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为园区安全生产持续保驾护航。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开工入库一批、续建加快一批、竣工投运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发展基本盘。
近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区域能评+碳评”改革,天开华苑园、渤龙湖科技园、海洋科技园三片区区域节能审查已正式获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批复。
为扎实推进贵阳市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做好“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近日,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开展专项现场调查工作。
近日,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举行央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零碳园区、中英产业园智能化及新材料开发应用、智慧数字化园区、热等静压中心、新型光伏幕墙材料等9个项目正式签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