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全力构建临港产业集群 ——记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

今年是北海市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6月4日,记者从“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强区——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30年来,铁山港区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2.66亿元,增长了78倍。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建区之初的1.3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21亿元,增长了一千多倍。

30年来,铁山港区坚定不移地朝着现代化工业强区的目标迈进,经济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建区之初以传统农业为主,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产值超千亿的现代化工业强区,经济指标在北海市乃至广西名列前茅,并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3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2024年在“中国西部百强区”中位列第52位。

在产业发展方面,铁山港区牢记打造向海经济的使命,全力构建临港产业集群。过去,中石化北海炼化在当地产业中“一枝独秀”,如今,百亿级企业纷纷落户。铁山港区已形成了以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纸业、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生态铝、海工装备产业协同发展的“5+2”临港产业集群。目前,区域内拥有11家行业龙头企业,45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项目,22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呈现出大项目引领、小项目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开放发展是铁山港区的鲜明特色。30年间,铁山港区紧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港口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港铁路、向海大道等关键项目相继建成,陆海铁联运网络日益完善,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铁山港区拥有24个生产性泊位,9个对外开放泊位,20万吨级航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4474.9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5.27万标箱,正稳步朝着对外开放新高地迈进。

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铁山港区发挥天然良港优势,完善港口配套服务,以科技赋能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同时,依托各类开放平台,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目前,铁山港区正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内外循环”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开通运营、中谷多式联运物流基地落户铁山港,为内联外畅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铁山港区从完善机制优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招商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4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5+2”临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0年砥砺奋进,铁山港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区到现代化工业强区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铁山港区将继续秉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理念,在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铁山港力量。

相关推荐

建项目 抓创新 优环境 ——淮安工业园区铆足干劲跑赢“上半场”

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不停……在跑赢“上半场”的关键节点,淮安工业园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全面吹响冲锋号角,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优化环境3方面奋勇争先,掀起...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宜昌高新区招商再提速

6月的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处处涌动着招商引资的“速度与激情”。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辽滨经开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辽滨经开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营商环境“1号工程”,构建服务新范式、打造投资优选地、提升民生幸福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南港工业区首座加油站开工

近日,天津南港工业区第一座加油站——北穿港路加油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园区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衢州高新区穿上地下水污染防治“铠甲”

近日,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全面改造的污水暂存池焕然一新,1250米围堰及地沟经过环氧树脂防腐处理,犹如披上了一层防渗“铠甲”。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阿拉善高新区精准纾困解企业难题

近期,阿拉善高新区连续举办两场“政企下午茶”活动,与园区15家企业进行座谈,面对面问需于企,心贴心排忧解难。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