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兰州石化催化剂厂在节能降耗工作中精细管理、优化工艺、主动引导,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仅上半年节水达到6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50%。
从管理入手 推行精细模式
“现场的跑冒滴漏有时候看着不起眼,但是反映出的是我们管理的不到位,员工对待问题的责任意识不强。时间一长,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造成生产中能源的浪费,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在岗检分析会上,兰州石化催化剂厂生产科科长钱勇对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强调。
炼油催化裂化过程中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等介质,管线、阀门、设备的腐蚀较为严重,同时,有些装置服役时间较长,如何完成公司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是兰州石化催化剂厂努力的方向。
实际工作中,该厂提升专业化管理标准,对装置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即查即改,并将检查结果和排名进行公布,将考核兑现到每个人,进一步明确属地职责;同时,该厂实行现场动态管理,建立调度信息管理平台,鼓励基层员工随时反馈问题,及时查找装置“跑冒滴漏”现象,并给予问题整改情况反馈和奖励。上半年,该厂共排查各类问题816项,累计奖励2.3万元,装置现场跑冒滴漏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从优化入手 主打循环基调
“目前,我们几个生产车间的工业用水实现了你来我往的循环模式,改变了以往装置直进直出单一用水模式,上半年总共节约了6万吨水。”该厂生产技术科能源与计量管理员李顺杰介绍说。
装置间工业用水的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做又有什么效果呢?按照前期计划,兰州石化催化剂厂相关科室对装置工业废水进行全面指标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根据水质和工艺特性,寻找废水代替新鲜水的用处,实现了对装置工业废水的再次利用。
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目前该厂将两个产品车间的滤液分别用作3个分子筛车间洗涤用水,经氨氮装置处理的污水用作产品装置的尾气湿捕水,分子筛车间滤液用于原料车间原料调配,实现了工业废水的梯度利用。
“我们车间现在将主装置循环水引入氨氮装置,作为120吨/小时氨氮装置吸收液补充水,一方面降低了新鲜水消耗,另一方面降低了主装置循环水温度,对设备运行起到保护作用。”分子筛车间运行工程师何伟如是说。
从引导入手 强调主动作为
停滤机时随手关掉洗布水和洗涤水,启运离心泵时尽量开小冷却水,看见“跑冒滴漏”随时进行处理……这些细小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
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过程中,该厂持续完善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员工从点滴做起,形成了监督有指标、考核有依据、超耗有追究的节能工作体制。同时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从一度电、一滴水开始,在降本增效上精打细算,降低不必要的损耗。
不仅如此,该厂还积极发动全体员工,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员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通过对生产工艺及各岗位的工艺流程分析,提出了许多节能降耗的好方法,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今后该厂经氨氮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到新建处理装置处理后,输送到所有尾气装置项目使用,这将进一步提升工业用水的使用效率,为节能降耗工作打牢基础。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充分依托平台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创新技术和产品,持续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推进节能降耗和对标管理,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四新”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阳春三月,万物生发。海湾精化化工一厂锚定“开年即决战,起步当冲刺”目标,各项重点工作开足马力。装置现场的精细操作、现场巡检的细致入微、安全培训的扎实有效、节能降耗的技术攻关……这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场景...
本报讯2025年,锦西石化公司围绕平稳高效运行、精益检修提质、优化节能降耗等制定6大类63项147条提质增效具体措施,以价值创造促进管理效能提升。今年前两个月,公司已累计完成提质增效超5000万元。
为响应公司增收节支的号召,本着节能降耗为目标,合成车间持续挖潜装置节能潜力,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力求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措施,达到生产经营的质量与效益最大化。
日前,河北省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2024年)”,成为沧州市首家进入该名录的专业化工园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开发区一直以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