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化工追“新”逐“质”蓄势待发

内蒙古通辽市查明煤炭储量110亿吨、天然碱储量约20.77亿吨、石盐矿资源量15.6亿吨、年产优质玉米80亿千克以上……丰富的资源为通辽市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保障。近年来,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辽市依托这些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打造新型煤化工、玉米生物(生物化工、生物医药化工)等多个产业集群。截至目前,该市扎鲁特旗工业园区鲁北产业园、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科左中旗工业园区宝龙山精细化工产业园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认定为化工集中区。

ImageFetcher.jpg   

 图为调研现场。(张育 摄)

一幅聚焦主导产业蓄势、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的新质生产力布局图景,正在通辽大地上缓缓铺展。8月4日至6日,中国化工报调研组深入通辽市化工集中区,切身感受这里追“新”逐“质”的蓬勃活力与强劲脉动。

挖潜破难 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

管道纵横交错、厂房整齐排列、厂区绿色洁净,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工业园区鲁北产业园的中化学(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内蒙新材)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及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彻底颠覆了传统煤化工“黑、脏、乱”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一块块乌黑的煤炭正在现代煤化工技术赋能下,变身为高性能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原料。

“这是通辽市立足煤炭富集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瞄准‘煤头化尾’,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生动实践。”通辽市发改委主任徐浩涛表示,项目以当地褐煤为原料,着力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对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链式发展、打造蒙东地区绿色煤化工基地意义重大。

“不久前,该项目所在地还是一片停产的旧厂房,园区配套建设的设施处于闲置状态。”通辽市扎鲁特旗副旗长于海宝如是说。为盘活存量资源,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三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挖潜破难,于2023年3月通过企业破产重整方式将其盘活,挽回债权人损失,有力推动存量变增量。至此,停摆多年的“烂尾”项目焕新重启。

“该项目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下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投资的首个煤制乙二醇实体化项目,以60%的持股比例控股,与榆林化学共同投资。”内蒙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已累计投资64.14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生产线及下游精细化工项目,于2024年10月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利税3亿元,将带动当地2000人就业。

“扎鲁特旗政府累计投入资金约21亿元,配套建设的水库、变电站、消防站、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工程都因内蒙新材的续建而被盘活。”于海宝表示,同时该项目重整解决了职工债权394笔、3笔税款,社保债权、优先受偿债权2笔以及94家普通债权的问题。

徐浩涛表示,下一步,扎鲁特旗工业园区鲁北产业园将围绕发展新型煤化工,以内蒙新材为“链主”“龙头”企业,着力招引一批能够“补链、强链、延链”的高端化学品项目,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将园区打造成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为扎鲁特旗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聚链成群 构筑玉米生物发展高地

北纬45度附近区域被誉为玉米的黄金生长带,而通辽市恰好位于这一区域。放眼望去,通辽大地上玉米田连畴接陇,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响,挡不住那旺盛的生命力。这为当地玉米生物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辽市每年玉米产量可达80亿千克,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28.8%、全国总产量的3.05%,具有高容重、高淀粉、低霉变率等特点,主要分布在开鲁县等地区。”通辽市发改委副主任仲伟德表示,依托丰富的玉米资源,通辽市玉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稳健有力,目前产业定位已经明确、产业图谱日渐清晰、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随着梅花生物、玉王、华曙制药等重点企业的入驻,通辽市已形成了氨基酸、淀粉糖、聚乳酸、酒精,以及抗生素、维生素、黄原胶等13大类200多种产品的全产业链,年加工转化玉米超过350万吨。这片创新热土,正朝着打造玉米生物发展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开鲁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是闻名全国的黄金玉米生产区,优质的玉米为玉米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原料。”通辽市开鲁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康君介绍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以生物医药命名的开发区,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积极发展玉米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玉米生物发酵基地、国家级原料药基地和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

 “目前,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06家,规模以上企业22家,形成了玉米—淀粉—土霉素—多西环素、玉米—淀粉—葡萄糖—利福霉素—利福平、玉米—淀粉—山梨醇—维生素C、玉米—淀粉—青霉素—头孢4条生物医药产业链。2024年,该区产值达93亿元,税收1.5亿元。”康君表示,下一步,开鲁县将推动现有传统的生物医药原料药产业向更高端制剂、成品药方向发展,力争实现玉米全株产业链4级延伸。

风光发电 布局耦合新能源赛道

“通辽市‘风’‘光’资源堪称得天独厚,作为国家千瓦级风电基地与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这里的绿色能源潜力正持续释放。”通辽市工信局局长单连衡表示,目前,该市新能源电力装机已达141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9.68%。这为通辽市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铺设了坚实的能源基石。

徐浩涛表示,在当下竞争格局中,通辽市正积极探寻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该市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大力开拓化工耦合新能源赛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通辽市238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381台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迎风转动,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使得通辽市绿能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由内蒙古天楹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科左中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园示范项目将开工建设,致力于构建集发电、消纳、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通辽市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徐浩涛表示,接下来通辽市将依托新能源的独特优势,重点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该市利用风电、光伏发出的清洁电力替代传统火电,为化工生产提供低碳能源,大幅降低化工产业的碳排放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围绕新能源与化工产业耦合发展,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化工耦合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从新能源发电、绿氢制备到化工产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凝“新”聚力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在通辽市科左中旗工业园区宝龙山精细化工产业园内,内蒙古科迈化工有限公司正为橡胶工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科迈化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科左中旗旗委宣传部部长白田喜表示,科迈化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吸引了众多橡胶生产企业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了当地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这生动的实践,正是通辽市深耕特色产业、激活区域经济的鲜活缩影。

而盐碱化工产业,同样是通辽市特色产业矩阵中耀眼的一环。“发展盐化工产业,通辽有资源有基础。”通辽市奈曼旗副旗长张弘强表示,通辽市奈曼旗有超过20亿吨的天然碱资源量得以探明,同时伴生的石盐资源量达15.6亿吨,堪称“化工产业的聚宝盆”。这不仅为当地天然碱矿产业筑牢了发展根基,也为盐化工产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目前,奈曼旗天然碱加工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落实的1亿元园区建设资金,更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单连衡表示。6月,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竞得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采矿权。这一关键动作吸引了玻璃制品等下游产业及盐化工产业纷纷计划在此布局,盐碱化工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徐浩涛表示,下一步,通辽市将以纯碱产业链作为奈曼旗发展的核心重点,凝“新”聚力,推进伴生盐综合利用产业,深入开发氯碱化工等相关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记者手记——活力脉动

走进通辽化工集中区,最直观的感受是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碰撞融合。扎鲁特旗的煤制乙二醇项目里,褐煤经现代技术蜕变为精细化工原料,让闲置厂房重焕生机;开鲁县的玉米田旁,发酵罐里正诞生抗生素、维生素等200多种产品,80亿千克玉米年产量催生出完整产业链。

“风”“光”资源正重塑产业形态。141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既为化工生产提供绿电,又催生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科迈化工的橡胶助剂、奈曼旗的天然碱开发,更显特色产业集群效应。

从“煤头化尾”到“农头工尾”,从新能源耦合到特色资源深挖,这座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的城市以资源优势为基、创新为翼,正书写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相关推荐

化工园区提质升级交流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8月31日,第七届新博会的重要平行活动-化工园区提质升级交流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2025-09-01     ​中化新网

规范建设化工园区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其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化工产业的安全底色、绿色成色与发展动能。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以四大抓手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

近日,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化工园区发展划定了“规范红线”与“质量高线”。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山东公示未来产业加速园名单

8月26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山东省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项目名单,有6个未来产业加速园入围。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

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举行

8月26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第七届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在长春召开。

2025-09-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