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污 精准治污 系统治污
初夏的长寿经开区绿树成荫,厂区内生产繁忙而有序,环保设施高效运转,蓝天白云下尽显产城绿韵。作为重庆市打造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长寿经开区一直坚持专业治污、精准治污、系统治污,打出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如今,长寿经开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工业废水全部集中收集达标排放,长江长寿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大气环境预警体系稳定运行,预警次数较建成之初(2021年)下降80.8%,日均浓度下降52.6%。
坚持专业治污 以专家智力解治污难题
近期,长寿经开区生态环境局组织经开区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致力于打造园区、企业、个人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学习平台,各自取长补短,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水平。
长寿经开区与生态环境部应急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力国家队系统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开展整体环境风险评估并形成环境应急能力提升方案,完成“一园一策一图”全国试点并通过实战演练检验。
此外,长寿经开区还引入第三方环保协助管理团队,累计开展建设项目事中帮扶240余家次,帮扶指导企业高标准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园区企业选聘72名专家,开展交叉帮扶、现场分享等,促进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
坚持精准治污 以智慧手段促规范运行
长寿经开区坚持精准治污,通过建设智慧园区平台,实时显示企业排污情况,环境质量监控板块中各类风险物质指标不断更新,构建起覆盖全要素的动态监测体系。
据介绍,该智慧环保平台接入56家重点企业关键点位视频监控、污染治理设施关键参数、在线监测等信号1170组,合理设置预警阈值,实施闭环管理。同时,长寿经开区建成大气环境预警站点12座,水生生物毒性预警站点2座,覆盖范围近40平方千米,对区域环境质量实时预警溯源。
此外,长寿经开区还整合信访投诉、环境信用评价、企业环保积分等结果,选定重难点企业开展帮扶提升,累计帮扶企业280余家次,帮扶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台账、规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
坚持系统治污 以抓铁有痕促环境提升
日前,长寿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协同环境监测人员、第三方环保协助管理团队对园区重点区域和部分涉气企业开展夜间专项巡查行动,紧盯夜间监管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压实主体责任,从源头减少臭气排放。这只是长寿经开区系统治污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中,长寿经开区以体系贯标、清洁生产审核、深度治理、环境绩效评级等措施,累计实施108家次,促进企业不断实施源头替代、工艺革新、总量减排,构建绿色发展路径。以走航监测、无人机遥感、平台预警等措施,强化线索发现,倒逼企业推进问题整改,降低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概率。同时联动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监测,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超标排污、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保障区域环境质量平稳。
2024年以来,长寿经开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获评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优秀践行者典型案例;“体系+AI+行动+试点”推动建设国家级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一园一策一图”提升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获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2024年度典型案例。
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不停……在跑赢“上半场”的关键节点,淮安工业园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全面吹响冲锋号角,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优化环境3方面奋勇争先,掀起...
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辽滨经开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营商环境“1号工程”,构建服务新范式、打造投资优选地、提升民生幸福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日,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全面改造的污水暂存池焕然一新,1250米围堰及地沟经过环氧树脂防腐处理,犹如披上了一层防渗“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