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7米+宽幅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生产线在泉州成功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的高性能膜材生产基地——中仑新材旗下福建长塑生产基地正式投入启用。
该项目总投资超25亿元人民币,未来至少还有8条生产线投入运营,达产后,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8万吨,产能规模全球第一。届时,中仑新材的高性能膜材总产能将达到近30万吨,加上超40万吨的高性能聚酰胺材料(PA6)项目,中仑新材年总产值在未来有望突破百亿。
集“高精尖”于一身,世界级生产线释放大价值
距离泉州市区不到一小时车程的湄洲湾南岸,一栋栋灰白色建筑星罗棋布屹立在海岸上,中仑新材一体化基地就坐落于此。其中一栋建筑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刚刚建成的福建长塑首座厂房。
走进这栋24小时运转的工业建筑,一幅热火朝天的制造图景蔚为壮观:超百米长的全自动生产线上,鳞次栉比的精密制造设备飞速运转,晶莹剔透的聚酰胺切片经过双向拉伸技术工艺的淬炼后,变成厚度约头发丝1/4的功能性膜材BOPA,它具有优异的氧气阻隔性、抗穿刺强度、耐撕裂性等特点,是新消费、大健康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新材料。
“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我们将最先进的生产线落成于此,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它的产业价值。”中仑新材董事长杨清金说道。
据了解,此次福建长塑投产的首条生产线,是全球第三条宽幅超过7米的BOPA生产线。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条宽幅超7米的BOPA生产线同样来自于中仑新材,已于2022年在其厦门基地投产。
“在拉膜的过程中,宽幅越大,技术难度越高,不仅要确保薄膜的厚度均匀一致,物理性能还不能减损。”福建长塑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装备的领先性。”
截至2022年,中仑新材已掌握超170项核心专利技术,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掌握分步拉伸、机械同步拉伸、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技术的企业,在新能源膜材、生物基可降解膜材、功能性膜材、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四大领域均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其中功能性膜材BOPA更是拥有超过20%的全球市场份额,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被业界称为“尼龙膜王”。
全球首个一体化基地,彰显中国膜材创新力
福建长塑的投产,标志着中仑新材泉州基地成为全球首个功能性膜材产业链一体化基地。
此前,中仑新材已在行业率先构建了从上游原材料(PA6)到下游功能性膜材(BOPA)的一体化产业链。福建长塑生产基地则成功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最后一百米,由于该项目与中仑新材PA6生产基地毗邻而建,上游原材料和下游膜材在时空上实现了“零距离”的无缝衔接,可以充分释放产业“隔墙效应”。一方面它将形成集约高效的绿色供应链,包括减少运输碳排放、降低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实行原材料封闭式管理等等,从而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它将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联动,进一步提升上下游研发协同创新的频率和效率,为开发更多特种膜材产品、填补市场空白、做大做强做优福建新材料产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将奋力把泉州基地打造成为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杨清金表示,中仑新材将秉持“敬天乐群”的经营之道,在科研创新上狠下功夫,用更多材料科技发展成果,为守护大众健康、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推动福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9月1日上午10点18分,由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万华化学(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新型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近日,榆林炼油厂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装剂作业完成。该装置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设计以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油为原料,可灵活切换冬夏季生产工况,产出不同牌号的低凝...
近日,随着俄罗斯客户MOSTECH的CEO娜塔莉到访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并就采购3PE钢管防腐和保温设备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正式达成协议,整个合同额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标志着由尼日利亚国家...
8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发了关于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江西省政府决定对2024年度为江西...
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微“长兴岛发布”消息,在8月29日召开的2025大连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大会上,共达成合作项目20个,协议投资总额270亿元。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普新区、中国科....
9月4日,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暨长期供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 据了解,盛虹石化POE(聚烯烃弹性体)工业化装置于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