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完成全国首次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

中化新网讯 全国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迎来突破。9月11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向社会公示山东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此次竞价风电入选电量59.67亿千瓦时,中标价格为0.319元/千瓦时;光伏入选电量12.48亿千瓦时,中标价格为0.225元/千瓦时。

山东是新能源装机大省。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风光新能源装机1.19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9130万千瓦,风电装机2749万千瓦,光伏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今年7月,山东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明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电价。

本次竞价分设风电、光伏两个项目组开展,机制电量总规模94.67亿千瓦时,执行期限设定为深远海风电执行15年,其他项目执行10年。首轮竞价吸引超3000个新能源项目参与。最终,本次竞价共入围1200个项目。

为稳定发电企业收益预期,山东创新设计“机制电量”和“机制电价”规则:新能源全面入市后,企业部分电量有机会纳入机制,享受机制电价保障,机制电价则通过竞争方式产生。该机制电价政策相当于给发电企业上了一份“动态价格保险”,即市场均价低于该价格时,给予一定补偿;市场均价高于机制电价时,企业则退还超额收益。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副处长史华南介绍,机制电价竞价类似于投标,可从“量”和“价”两个维度来理解。“量”可以理解为“中标”总规模,根据年度风电、光伏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在总量之下,按照企业申报价格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列,“中标价”取入围项目的最高价。由此有效实现新能源“量”的合理增长与“价”的有效竞争。

史华南进一步表示,此次改革通过清晰的投资价格信号引导能源结构向风、光、储等多元协同转变,推动新能源企业科学决策、技术创新,促进新能源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益比拼”。

相关推荐

可再生能源消纳办法征求意见 首次将非电消费纳入考核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

钕系丁二烯橡胶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从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钕系丁二烯橡胶》(GB/T46327—2025)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10月5日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

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上线

  10月17日,在“零碳园区绿色热能消费技术路径暨生物燃料供应体系建设高级研讨会”上,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牵头组建的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众新燃”正式对外发布。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保障能源安稳供应

  10月1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自迎峰度夏行动开展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煤炭及煤化工产品产销指标均取得显著成效。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

云南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10月11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场。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

内蒙古绿氢管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白云鄂博矿区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获批,内蒙古“一干双环四出口”绿氢管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