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介绍,夏季高温环境下,有限空间易产生并积聚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有限空间较大事故15起、死亡50人,其中工贸行业发生2起较大中毒事故,死亡6人。
“这些事故暴露出企业在事故防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对防范事故风险不懂不会、现场作业缺乏监护、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等问题。”杨智慧说。
杨智慧介绍,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宣传和事故警示教育方面,为解决企业对事故防控措施“不懂不会”的问题,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履职尽责明白卡,以及有限空间“应知应会”知识挂图、典型作业场景宣传海报和常用设备使用“微视频”等内容。同时,编制了较大事故典型案例汇编,并在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开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公开课,要求各地区和相关企业组织员工学习,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范能力。
在专家指导服务方面,今年应急管理部选取四川、河北等12个省的12个县作为部级重点县,组织专家组开展指导服务,同时带动各省级应急部门确定129个省级重点县,按照统一模式开展指导服务,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确保问题隐患闭环整改。
在安全监管力度上,应急管理部发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要求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做到四个严格:严格落实监护制,确保每个企业配备1名监护人员监督安全措施落实;严格作业审批,存在中毒和窒息等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员审批;严格现场管理,在有限空间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上锁、隔离栏等物理隔离措施;严格预案演练,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此外,杨智慧介绍,针对盲目施救多发的问题,应急管理部强化了专业化救援力量。近两年,组织全国26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参与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目前,各地区都有国家应急救援队这一专业救援力量。
杨智慧表示,希望各地区和相关企业主动联系对接各地的国家应急救援队,一旦发生事故,由专业队伍开展救援,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通信报警设备,并设置区域警示线,警示线的颜色是红色。
8月27日,应急管理部公开向社会征求关于《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意见,以进一步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质量,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
近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珠海市电力行业协会发布《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针对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全生命周期流程构建安全规范。
8月29日5时44分,湖南邵阳市双清区财神路碧桂园翘楚棠附近,一辆装载31.6吨硫氢化钠的槽罐车发生侧翻,现场情况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