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化工项目环评要过降碳关

  8月8日,《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正式实施。该文件发布后,浙江省全域范围内的化工、石化、化纤等九大重点行业新建项目,要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碳排放评价。浙江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全省范围内开展碳评价工作的省份。

  除了浙江之外,重庆、江苏、山东、海南等多个省市也已出台文件,将碳排放评价内容纳入环评试点工作,并将石化、化工新建项目列为试行重点。新建化工项目,除了计算项目的碳排放总量以外,还需从能源利用、原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未来,我国新建化工项目将会面临更高的生态环保门槛和准入条件。

  碳排放评价试点逐渐铺开

  源头防控是降碳治本之策。近期,相关政策指导密集发布。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7月2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决定在河北、吉林、浙江等7省市组织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涉及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

  其实,除了文件中规定的7省市,在产业结构偏重的东部省市和能源结构偏煤的中部省区,压煤降碳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各地立足自身实际,着眼“双碳”目标计划,陆续出台减污降碳的政策措施。

  早在今年1月,重庆市就在全国率先发布《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针对包括化工在内的五大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详细规定了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进行碳排放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和要求。

  《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则明确,生态环境部门要从两个维度做好碳评价工作:一是针对建设项目,要根据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工业总产值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判断项目在行业内是否属于普遍水平;二是针对项目所在地,项目能否上马,要看是否有利于当地实现碳达峰目标。“根据新规,一旦评价项目碳排放水平过高,就会被叫停。”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项目生态门槛也随之提高了。

  而在能源化工大省山东,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提出,拟在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环评试点。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主任工程师田文平认为:“碳入环评”将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控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多行业中成为项目入场的门槛和准入条件。

  降碳成为环评管理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约束项目与规划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咨询中心主任秦宵鹏说,环评制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今,环评制度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已经逐渐从单纯的污染防治上升到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就成为了关注重点。

  以浙江省为例,该省指南要求在全域推行重点行业碳排放评价,全面分析建设项目二氧化碳产排节点,在工艺流程图中增加二氧化碳产生、排放情况示意。此外,根据建设项目化石燃料、涉碳排放的工业生产原辅料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特性及活动水平数据,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同时针对碳排放高的项目,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从源头防控、过程控制、回收利用等方面给出减排举措。碳排放高的产业就会从源头被过滤,进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按照该指南,环评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碳排放水平测算结果,提出包括能源利用、原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等方面在内的能源消费替代要求、碳减排措施和方案等内容。

  与浙江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山东省强调完善现有环评管理体系,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并在济南、青岛两市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试点,在东营市试点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将“三线一单”作为优化高耗能产业布局、严控“两高”项目落地的硬性约束。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纳入国家产业规划,新建、改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等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对承接钢铁、炼化、焦化等两高产业转移的地区,各市环评审批部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作为项目审批刚性要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行政许可处处长臧一剑说。

  山东省还要求各地严格环评审批,把好“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关口,所有新、改、扩“两高”项目,必须坚决实行产能、煤炭、能源、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5个减量替代,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此外还要严格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管理,全面核实环评及批复文件中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区域削减措施落实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核发。

  与碳排放交易形成合力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全国试点碳排放纳入环评,与近来热度持续走高的碳排放权交易将形成合力。“碳入环评”侧重从源头环节把关控制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则侧重在生产环节控制碳排放,二者互为补充、合力降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指出,碳市场的结算与交易制度离不开数据质量与数据核查的有效支持,完善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与核查”的标准和方法,是碳市场长期健康运行的基石。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对重点行业进行全过程监测,识别碳排放节点,摸清碳排放水平,分析碳减排潜力,报告碳减排方案,规范碳管理标准,探索创新碳排放的核算和评价方法,为碳减排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与精准科学的方法,夯实碳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的基础与保障。

  不仅如此,这套“组合拳”还将持续对“两高”排放项目造成压力,给低碳技术带来机遇。专业人士分析,“碳入环评”后,试点地区高排放项目新增产能难度加大,钢铁、乙烯和原油加工等行业将受到明显冲击,同时,掌握低碳技术的企业获取新增产能相对其他企业更为容易。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双碳”背景下,产能向优质龙头集中的趋势不改,一是新增产能将集中至低能耗、低排放的龙头,减排技术成为扩产重要壁垒;二是产能、能耗减量置换将成为趋势,不断提高的门槛势必会倒逼低碳技术路线的加速推广。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碳排放评价内容纳入环评是限制“两高”行业无序扩张的具体举措,有必要在全国统一展开,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与现行节能评估制度有效衔接。


相关推荐

北科大发布危废焚烧超净技术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北京科技大学发布一项危废焚烧超净技术——复杂多变成分危险废物气化焚烧超净排放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固废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施春红表示,该技术实现超净排放,能同时满足国...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海油建滔:十三年能效领跑铸就绿色标杆

前不久,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传出喜讯:海油建滔成功获评“2023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甲醇)”称号,至此,海油建滔已连续13年荣获能效“领跑者”殊荣。2023年,该公司全年长周期、高负荷运行,共...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河北引导危废处置行业合理投资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厅将引导危废利用处置行业市场合理投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宁德聚力打造零碳科技城市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上,宁德市发布《创建“零碳·科技”城市宣言》(简称《宣言》),明确将构建净零碳能源体系、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着力打造零碳科技城市典范。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IRENA首份储能主题报告发布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推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

2024世界储能大会指出:我国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

日前,以“谱全球储能新篇筑安全绿色高地”为年度主题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专家在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已逐步建成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2024-11-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