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或将重塑产业新生态
中化新网讯 8月27日,第九届全国磷氟生态产业技术创新(贵州磷化)论坛暨磷石膏产业技术推介及创新成果发布会在贵州遵义召开。会上,贵州磷化集团发布了“更稳、更白、更细、更省”的磷石膏产业化利用最新成果——高品质无水石膏。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介绍说:“通过精准控制结晶条件,将二水石膏转化为不同晶型的无水石膏,并有效去除或降低有害杂质,优化晶体结构,成功制备出性能卓越、规模巨大、成本低廉的高品质无水石膏。”
记者了解到,该产品在“更稳、更白、更细、更省”四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竞争力,可满足多行业对石膏材料的高标准需求。
第一个“更”——更稳。产品性能稳定性显著提升,采用液相转晶工艺,有效去除有机质,并对磷、氟及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进行深度溶解净化,最终将总磷、总氟含量降至<0.1%以下,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元素忽略不计,达到与天然石膏相当的水平,从根本上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第二个“更”——更白。产品具备优异白度,通过高效除杂技术,成品色泽纯净洁白(白度>90%),不仅视觉表现卓越,更能满足高端建材、高分子复合材料、艺术装饰等领域对材料美观性的严苛要求。
第三个“更”——更细。粉体粒度更细腻(D90约1500目),颗粒级配更科学、更合理,依托精准结晶控制工艺,所产石膏粉体细度更高、品质更好,可大幅提升后续加工性能与下游制品品质。
第四个“更”——更省。综合经济效益显著,一方面,通过对磷石膏中残留磷、氟等元素的回收利用,其资源化收益可基本覆盖高品质无水石膏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该产品性能优越,能够帮助下游企业降低单耗及综合加工成本,实现节能降本与绿色生产的双赢。
何光亮表示,贵州磷化集团围绕磷石膏制绿色建材、回收硫素联产胶凝材料、磷石膏制市政及包装材料三大路径持续推进磷石膏产业化开发,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高品质无水石膏的成功研发,为磷石膏的资源化、价值化、产业化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该产品具备成本低、质量稳、可定制化产品品种等优势,可广泛用于建筑、塑料、包装、管道、涂料、纺织、造纸等行业,替代传统碳酸钙材料,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今年6月贵州磷化集团已在10万吨工业装置上实现生产环节转化为高品质无水石膏,根据市场需求未来每年可供应1500万吨高品质无水石膏。
据悉,贵州磷化集团正通过“三轮驱动”策略——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与市场培育,构建“原料—改性料—制品”协同生态,全力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贵州磷化集团将牵头推动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联盟,开放中试平台、检测中心及原料基地,联合制定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并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汇聚全国顶尖力量,共同攻关行业共性难题,实现研发、生产与市场应用的无缝衔接。
展望未来,何光亮指出,贵州磷化集团期待将磷石膏打造为高分子材料领域广泛认可的“绿色填料”品牌。在“十五五”期间,力争形成一批技术成熟、市场认可的高品质无水石膏下游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磷基新型功能材料生产基地,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绿色高值化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认为,磷石膏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具有“一石三鸟”的价值:化解环境安全风险、节约矿产资源、提升制品功能性与附加值。未来,磷石膏有望从基础填料升级为功能组分,开发出阻燃、增强、导热等专用母料,并有望拓展至生物可降解塑料、3D打印等高端领域,甚至催生新一代绿色复合材料,彻底改变对工业固废的传统认知。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市场总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乡村规划与产业振兴专委会秘书长江树辉指出,磷石膏建材应用前景广阔。国家政策与资金补贴的大力支持加速了其规模化应用,未来磷石膏建材一定会向装配式建筑、好房子、绿色建筑等应用领域大力延伸,成为绿色建材的核心赛道与高性能、高品质建材的样板。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分会秘书长杨再银表示,磷石膏建材在未来应用中展现出丰富的创新前景,可广泛拓展至石膏基瓷砖胶、土壤固化剂、防火涂料、抗菌石膏线条、自清洁墙面砖等多个领域。此外,结合3D打印技术,磷石膏还有望用于建筑构件的智能化制造,为建筑行业带来全新的施工方式与设计可能。
天津大学教授任相魁表示,高品质无水石膏在涂料领域的优势显著,其晶体结构稳定,耐候性、耐磨性优异,能提升涂膜的耐久性。其次,它呈中性或弱碱性,对基材更安全。最关键的是,通过特定工艺处理,其微观形态可调控,能同时起到填充、增强和功能性(如阻燃、消光)的多重效果,这是许多传统填料所不具备的。
青岛赛诺新材料研究院院长李国英指出,协同创新联盟不仅要推动磷石膏在通用塑料中大规模替代传统填料,更要瞄准高端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特种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最终目标是形成一条技术领先、经济可行、绿色循环的新兴产业链,为我国磷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标杆。
国家碳酸钙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汤传平指出,打通原料保障、工艺改进、市场推广与理论支撑等关键环节,不仅有助于生产出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的绿色高分子制品,还能推动产品快速导入市场,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品转化的完整闭环,最终实现真正的高值化应用。
发布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贵州磷化集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工业涂料研究院、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中空板行业专委会、贵州立方微晶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机构及企业分别就高品质无水石膏的应用前景进行分享,共同展望磷石膏产业化的发展未来。
记者了解到,贵州磷化集团正朝着“千亿磷化、世界领军”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持续推进磷石膏资源化、价值化、产业化利用。同时,集团诚挚欢迎各界伙伴考察交流、洽谈合作,共同拓展高品质无水石膏在研发、产业与金融等多方面的创新应用,携手谱写磷石膏资源化、价值化、产业化利用新篇章。
8月27日—31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公司)携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时5天,在705新能源试验基地完成“起伏管段甲醇与汽油顺序输送环道试验”,标志着我国甲醇新能源管道...
在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填料,其应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性质的选择。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虽然是由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改性而来,但因表面性质不同,各自在不同领域发挥...
中化新网讯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决定对2024年度为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授予10名高校老师为江西省科学技术青年奖。梳理名单发现,共有8.....
“有了这项技术,再也不用熬夜盯着屏幕人工核对微地震事件了,效率翻了番,准确率还更高!”9月2日,在非常规油气田压裂监测现场,工程师们对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集处理所研发的“一种地面微地震拾取事件有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团队利用微液滴在气-液-固三相界面的接触起电现象,开发出一种在水相温和条件下高效矿化全氟...
为加强技能人才评价队伍建设,提升考评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近日,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石油和化工行业考评员培训。本次培训公司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站共有10名高级考评员与55名考评员参加,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