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由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煤电烟气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担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该技术采用固体吸附材料,通过改变操作压力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与高效率浓缩捕集,具有能耗低、启停快、系统运行稳定、无二次污染、可全部由电能驱动等优点,是全球范围内受到重点关注的新一代碳捕集技术之一。
2021年10月,低碳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中心与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组成联合团队,正式启动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验证项目。针对煤电烟气流量大、二氧化碳浓度低等特点,团队开展了“高性能吸附材料—低能耗捕集工艺—万吨级成套技术示范”的全链条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定微孔构成、适合低压条件下工作的高性能碳基二氧化碳捕集吸附剂制备技术,形成了以“低压吸附+真空再生+快速循环”为主要特征的煤电烟气低能耗变压吸附碳捕集工艺,并进一步打通该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瓶颈。
2024年12月,在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的精心组织下,低碳院CCUS中心作为技术提供方,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作为工程实施方,共同建成了国内首个万吨级煤电烟气低压吸附碳捕集工业示范装置。2025年3月,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权威鉴定,在非最佳工况条件下,示范装置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该万吨级装置的投运为我国后续开展10万吨级煤电烟气吸附碳捕集工程示范奠定了基础。
据悉,低碳院CCUS中心聚焦碳捕集碳利用前沿核心技术与碳封存支撑保障技术开发,重点布局吸附碳捕集、膜分离碳捕集、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碳封存选址与安全监测、煤炭甲烷监测减排等前沿关键技术。下一步,低碳院将配合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统筹规划,联合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在浙江区域谋划开展吸附碳捕集技术的进一步放大示范,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螨害是我国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翰逸神飞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关键催化材料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