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行业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中化新网讯 8月1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郑州市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十五五”时期和碳达峰后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等举措。
《方案》明确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持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全面开展等;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落实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有业界专家表示,从“十五五”到碳达峰后碳管理主要指标的变化,意味着碳管理将从相对减排转向绝对减排。“十五五“”期间,碳排放管理重在效率提升,总量可以微增;碳达峰之后,随着碳排放总额度每年缩减,排放配额的竞争或将加剧,高耗能企业应尽早评估并规划节能降碳技术路线,如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工艺改进等。
围绕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计划、统计核算、目标分解、预算管理及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园区零碳化、治理数智化等方面,《方案》提出10项重点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提出,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通过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探索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及减排潜力,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在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郑州还将建立零碳园区梯队培养机制。根据《方案》,郑州将遴选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示范,聚焦能效水平标杆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供给零碳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运营管理数智化等方面,以绿色工厂培育为基础,以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培育为支撑,同步推进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虚拟电厂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管理服务机构,逐步构建零碳园区梯队培养体系。
10月16日,记者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
10月16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已达5千亿元。
近日,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公司获得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项目奖励资金3000余万元。该奖项是对公司长期以来系统推进节水减排、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充分肯定。
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以进一步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扬子石化组织开展EVA装置一级环保设施RTO炉隐患排查与技术攻关,不断攻克难点堵点,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班组员工的应变能力,保障RTO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近日,随着6号泊位钢管桩顺利完成打桩作业,中韩石化码头提升改造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总投资近2.8亿元,预计年底率先投用6号、7号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