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5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自8月中旬该公司“雷霆整治专项行动”启动后,蓝科锂业公司立即行动,聚焦责任落实、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和成效巩固四个维度,明确“重点时期安全保障、隐患治理攻坚、素质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四大目标,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组长牵头+包保到人”,织密责任闭环网
构建“领导小组统筹+班子成员包保”双层责任体系。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分管副总分片“蹲点”,将5个车间、12家相关方单位划分为6个责任区,实现“一人一片区、一区一方案”的责任网络。动力车间每日核查安全阀灵敏度、压力表数值,每周开展泄漏检测,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严格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仓储中心,包保干部牵头落实危化品全链条管理,每个环节均明确责任人和管控标准。强化电动车安全管理,规范充电区域设置、充电时间管控及电池维护保养,并对行车、叉车、气瓶等特种设备建立“一机一档”,定期开展性能检测和操作人员专项培训。“包干到底”的硬机制,打破了管理壁垒,班子成员从后台“指挥者”走向一线,真正成为责任在肩的“执行者”,角色转变与责任下沉,全力护航公司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安全。
“提级管理+智能监管”,攻克高风险难题
特殊作业一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针对这一“心腹之患”,蓝科锂业推出“双管控”措施:暂停一切非必要特殊作业,确需开展的作业必须提级管理,人员资质及现场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均由专人复核。自8月以来,特殊作业违规率同比下降 78%,隐患整改时效提升 60%。加速推进智能技防系统和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现已完成覆盖全厂区的综合安防体系搭建,具体包括部署视频监控前端系统、出入口安全检查系统、货运通道及库房周界防范系统等,通过系统联动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未来随着全套智能系统落地,将进一步实现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的数字化和厂区周界、人员定位等要素的全方位安全管理,保障生产运行安全、有序、可靠。
“全员培训+实战演练”,锻造安全硬实力
“这是模拟LNG天然气泄漏场景,大家要在3分钟内完成报警、疏散,动作必须连贯规范!”在动力车间的应急演练现场,安全员李超手持计时器,对参演员工的操作逐一打分。根据方案要求,蓝科锂业不仅实现全员安全培训合格率100%,更创新“案例教学+实战考核”模式,组织员工学习集团公司(2011—2023年)和盐湖股份事故案例,每人撰写事故案例讨论心得,邀请海西州安全领域专家对公司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双体系专题培训,以提升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能力;关键岗位每季度开展“盲演”,不提前通知演练内容,直接检验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公司5个车间均达到应急演练参与率100%、达标率100%目标,员工应急处置速度平均缩短40秒。
“闭环整改+长效考核”,巩固整治成效
各车间严格执行施工作业安全生产“十条铁律”,将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抓细抓实。持续加强“防高坠”专项治理,对脚手架搭设、高空作业防护等关键环节开展常态化排查。“一般隐患24小时内整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完成后还要经过‘车间自查+HSE部复核+领导小组审定’三道验收程序。”HSE部负责人指着隐患治理台账介绍,蓝科锂业将“五定原则”细化为“整改时限、责任人员、资金保障、措施方案、验收标准”五个具体指标,确保隐患整改“不打白条”。同时,公司把专项行动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截至9月初,公司已排查隐患38项,整改完成率100%,为关键时段筑牢“三零”安全防线。
“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一次作业过程的规范操作、每一次隐患排查的闭环销号、每一次应急演练的能力提升、每一个人的安全责任落实。” 总经理张成胜表示,蓝科锂业将持续完善“预防-管控-应急”标准化流程,让“雷霆整治专项行动”的“短期成效”转化为本质安全的“长期优势”,为盐湖锂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通信报警设备,并设置区域警示线,警示线的颜色是红色。
8月27日,应急管理部公开向社会征求关于《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意见,以进一步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质量,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
近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珠海市电力行业协会发布《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针对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全生命周期流程构建安全规范。
8月29日5时44分,湖南邵阳市双清区财神路碧桂园翘楚棠附近,一辆装载31.6吨硫氢化钠的槽罐车发生侧翻,现场情况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