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收缩”态势加剧 中企仍需自立自强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其中,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作为反制,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商品同步加征34%关税。在双方互不退让的博弈中,白宫于4月9日将中国商品关税税率推高至104%。中国随即宣布将美国商品关税税率提升至84%。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作为全球第一化工大国,中国已构建起覆盖油气勘探、炼化加工到精细化工的全产业链体系。此次关税战对年营收16.3万亿元的石化行业影响几何?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石化贸易已呈现“双向收缩”特征:我国对美石化产品出口额243.8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比例由6.7%降至6.4%;自美进口额微降0.2%至398.4亿美元,贸易逆差收窄至154.6亿美元。
尽管贸易规模有所收缩,但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仍对石化产业构成直接冲击。中国出口美国的石化产品以塑料、橡胶、有机化学品为主,这些产品对价格敏感度高。“对等关税”导致中国化工品在美市场的价格优势大幅削弱,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构成显著打击。数据显示,塑料制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8.0%,约421.9亿美元;有机化学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2.8%,约148.8亿美元。
据最新贸易数据,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能源类产品,占比14.12%,其中,液化丙烷/丁烷价值827亿元,原油429亿元,液化天然气172亿元。化学品与化工品占比12.62%,其中有机/无机化学品447亿元,化学药品401亿元,化妆品/洗护品142亿元,衬背试剂123亿元。
结构性冲击显现
根据2024年数据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化工品主要集中在丙烷、聚乙烯、乙二醇、天然气、原油、煤以及催化剂等领域,主要为化工原材料、初级加工品以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其中,饱和无环烃和液化丙烷的美国进口占比高达98.7%和59.3%,进口量高达55.3万吨和173万吨,液化丙烷进口额为111.1亿美元。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炼焦煤等化工原材料虽进口额较高,但进口占比均在10%以下,可替代性明显强于其余化工产品。此次互相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丙烷等化工产品进口成本增加以及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导致国内以丙烷等为原料的下游衍生品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供应的收缩。关税对原油、天然气及炼焦煤的进口影响有限。
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化工品主要集中在塑料及其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有机化学品、杂项化学品以及橡胶及其制品等领域。其中,塑料及其制品就独占12席,出口额高达176.9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化工产品占比基本维持在30%以下,大部分维持在20%以下,聚氯乙烯制手套占比最高,达到46.2%。此次关税调整,对我国出口占比较高的塑料、矿物燃料以及橡胶等制品有一定影响,但我国企业已进行了全球化布局,受到的关税冲击可能有望相应减轻。
总体来说,在出口至美国的市场中,塑料制品、轮胎等出口规模较大的品类或将面临冲击。从美国进口的领域中,丙烷、饱和无环烃等大宗化工原料自美国的进口占比较高,对关联下游化工产品的价格及供应稳定性影响显著。
市场分化喜忧参半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关注,众多公司紧急回应其对自身经营的影响。
“喜”的是多数企业直接出口美国产品较少。久日新材仅8%营收涉美且多数产品未列入征税清单。广信材料、双象股份等以内需市场为主的企业受影响有限,前者聚氯乙烯地板涂料出口占比已降至低位。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的新和成,在此次关税豁免清单中,公司营收约50%来自海外,出口美国的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在10%以下,公司生产经营不会受到重大影响。豁免清单上还包括钾肥、特定除草剂和杀虫剂、润滑油、部分能源产品。
“忧”的部分在于,高昂关税极大压缩中国涂料企业的利润空间,削弱产品在美竞争力,这对中国涂料出口企业极为不利。并且,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进口聚乙烯的成本显著上升。此外,美国还对中国部分塑料制品出口实施限制,进一步影响了中国聚乙烯等下游产品的出口。这些制裁措施对中国聚乙烯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色母粒作为塑料加工的核心添加剂,其产业链上游原料采购、下游制品出口均深度关联中美贸易链条。当关税壁垒与技术壁垒叠加,当成本优势与市场份额双失,色母粒行业能否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守住基本盘,抑或在持续震荡中面临更深度的分化。
危局中的机遇
关于如何破局,业内人士表示,一是关注政策反制与多边协作。未来,中国石化产业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反制措施,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石化产业合作,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在关税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为中国石化产业的出口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是加速市场多元化与内需提振。一方面,要加速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市场;另一方面,要加速内需提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增强国内市场的消费信心和需求动力。
三是加快技术升级与提升供应链韧性。石化产业要加速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加大高端领域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构筑成本与技术壁垒,减少对美技术依赖。
4月4日,美国化学制造商及其关联企业协会(Socma)、塑料工业协会(PIA)和全国制造商协会(NAM)对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新关税政策做出了回应,批评其涉及面太广,并强调了它们将产生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