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从沈阳化工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许光文教授团队联合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完成生物质流化床两段纯氧/蒸汽气化制合成气万吨级工业试验与技术验证。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利用生物质作为碳源,耦合光伏电解水制“绿氢”,通过催化合成生产绿色航煤、绿色甲醇,已成为国内外当前的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热点和新兴能源与化工产业方向,也成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技术。在合成气制备、净化和催化合成等众多关键技术中,国内外仍未能实现产业化突破的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技术成为全技术链的“卡点”“堵点”。其中,基于流态化的大规模生物质气化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技术选择,但需要破解生物质气化及净化过程的“焦油”难题,并推进生物质制合成气运行条件的工程化放大和产业化应用。
为破解这一难题,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教授团队联合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创新建造了年万吨级流化床两段气化工业试验装置。该装置利用流态化反应器实现燃料热解与半焦气化/焦油裂解反应的解耦与重构,形成生物质半焦的“催化”与“再生”完整循环,在快速流化床反应器中协同生物质焦油热裂解、氧化裂解、高温半焦催化裂解的作用,促成在反应体系中的焦油深度脱除,实现生物质气化制低焦油燃气或合成气的技术目标。
截至目前,该装置最长连续稳定操作时间超过110小时,生物质冷态气化效率稳定维持在80%以上。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料时的稳定运行阶段产品气焦油含量1.58克/标准立方米,而以水稻秆作为原料时的产品气焦油含量降为0.58克/标准立方米。同时,连续运行收集飞灰的碳含量(质量)达到20%左右。据悉,这是至今报道的连续运行时间最长、试验的生物质燃料种类最多、所产生物质合成气焦油含量最低,且有效合成气产率最高的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的工业试验运行结果。
试验结果充分证明和揭示了流化床两段气化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燃料有效保障生物质合成气品质、工艺装置连续稳定运行以及具有低焦油和宽燃料适应性的技术优势及特征,验证了新技术制备生物质合成气的可行性和实施进一步工程化放大的有效性。
中化新网讯4月15日,从井冈山大学获悉,该校“百博百企”助力创新发展行动捷报频传,由井大钟鸿博士团队与江西肯特化学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成功研发出四苯基苯酚鏻盐高效制备新工艺,....
“敢啃硬骨头,勇打攻坚战。”提起海湾精化化工一厂扬帆QC小组,熟悉他们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是一支“敢战斗”的团队。这支平均年龄37岁的青年团队,既有专业功底深厚的技术人员,也有实操经验丰富的...
中化新网讯4月14日,从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境业公司)获悉,一种采用“智净双擎”技术,集智能运行和独特尘氨净化工艺于一身,全新的“流化床造粒尾气治理”解决方案在上海境业公....
中化新网讯4月11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盐湖股份所属中央研究院分析检测中心近日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正式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此次获得认证的项目.....
近日,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磷石膏耦合多级逆流水洗提质及改性工艺集成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以高效、低碳、高值化为核心,为磷石膏这一长期困扰行业的“生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