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煤基清洁能源公司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以智控提效为引擎,围绕气化炉稳定运行、生产系统精益管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三方面的精准发力,上半年,产量、利润指标均创同期最优水平,交上了一份亮眼的“双过半”成绩单。
双管齐下气化炉稳定运行创水平
6月21日,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G1气化炉结束252天连续稳定运行,转入停炉检修。252天,这也创出了国内同类型气化炉连续稳定运行的新纪录。与此同时G3气化炉连续运行168天、G2气化炉连续运行161天,均创出了投运以来的最好运行记录。
气化炉作为生产的关键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是稳产高产的前提。煤基清洁能源公司从原料保障与设备可靠性提升两方面双管齐下,为气化系统“强筋健骨”。
在原料端,该公司聚焦煤炭质量管控,创新推行“分区分堆、按质配比”模式——根据煤炭灰分差异制定个性化配煤方案,优化助剂配比,并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强化气化用煤质量与入炉稳定性管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合格率、灰分指标较往年显著提升,单炉运行时长也创投产以来新高,双炉联运效率稳步提升,为整体生产系统筑牢“稳”的根基。
在设备维护上,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利用单次检修契机,协助合资公司对气化炉历史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检测与精准修复,从根源上提升了设备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智能APC为精益管理注入“智慧动能”
“过去参数在合格范围内即可,现在必须控制在更精准的区间内,这对操作人员是‘自我加压’,但能换来装置运行的‘更稳更优’。”生产技术部调度室主任杨龙介绍说。
工艺精细化管理是稳产提效的核心抓手。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聚焦关键工艺“三率”(联锁投用率、指标合格率、报警处置率),发挥APC智能控制系统优势,创新性地将关键工艺参数的“合格区间”,科学压缩为更窄的“优化区间”。
APC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了智能优化控制、变频调速、多变量模型优化、数据融合、工艺参数自适应、多协议规约控制等先进技术。当生产负荷降低时,下调机泵转速,减少电机输出功率,避免“大马拉小车”造成的能源浪费;生产负荷提升阶段,平稳提升机泵转速,确保物料输送与工艺需求高度匹配,实现了“按需供能”的运行模式。
今年以来,煤基清洁能源公司通过投用APC智能控制系统和升级管理标准,双措并举扎实推进精益管理。上半年,费托合成装置整体运行平稳率大幅提升,各生产环节衔接更顺畅,也为全系统稳产联运、产量实现新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提升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保障生产系统稳产基础上,煤基清洁能源公司通过一系列提质增效与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加速度”。
在提质增效上,作为公司重点项目之一,异构脱蜡装置分馏系统抽真空VO23污油回收系统技改成功投用,不仅使异构脱蜡装置总收率从96%提升至96.8%以上,还将原本废弃的污油提质转化成了高价值产品。截至6月底,通过该项目已累计回收产品1200吨,直接增收720万元。
在节能降耗上同样成果显著。上半年,蒸汽系统完成异构脱蜡1.0MPa外送、危废焚烧炉干化蒸汽等改造完成,系统富余蒸汽转化成了商品;水循环系统实施增压泵与合成废水管道优化,节约蒸汽2400吨,创效28.8万元;设备管理上,积极实施修旧利废行动,上半年完成50余台设备检修,修复价值约125万元。
而随着提质增效、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吨产品原料煤、燃料煤、水的消耗分别降低0.19吨、0.22吨和1.4吨。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更需乘势而上。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将以“双过半”为新起点,锚定全年目标,持续深化精益管理与技术创新,以决战决胜姿态冲刺年度任务,为实现“十四五”完美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交出亮眼答卷。
7月12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石化)所属弘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科技)成功入选。这是弘润石化...
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石化)的装置生产一线,总能看到他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扎根生产一线三十余载,他以卓越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创新,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他就是九江石化运行...
中化新网讯7月15日,北京化工集团与北京排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化工集团与北京排水集团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基础。双方在污水处理领域就生产原料采购供应、储存使用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了一...
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工业硅粉生产能力验证中,所有检测项目结果均获“满意”评级,顺利通过本次验证,并获验证证书。
今年以来,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聚焦内部挖潜,强化宣传引导,深化修旧利废工作,规范回收复用管理,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