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和新型显示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全球市场经历了从早期的欧美主导到亚洲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崛起,再到近年来中国光刻胶产业逐渐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仅得益于国家对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国内企业对于打破“卡脖子”困境的决心。阜阳欣奕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欣奕新材”)作为光刻胶国产化时代的开创者,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从零起步,凭借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光刻胶赛道中脱颖而出,成功攻克“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先进材料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目前已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率先实现彩色显示光刻胶大规模量产企业。
技术创新,开启光刻胶国产化新时代
萌生创新想法,担起光刻胶国产化重任。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要为半导体和新型显示行业上游材料的国产化做出欣奕新材的贡献。在2010年前后,建立一条8.5代线需要花费数百亿元,但90%以上的设备,以及生产面板的原材料都要靠进口。一旦上游出现问题,企业运转必然受到影响,小到原料涨价,大到企业停产等。在这种产业背景下,中国的显示产业上游企业需要站出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据介绍,当时国内没有光刻胶大规模量产案例可以参考,研发团队只能从文献和专利入手,不断调试基础配方、积累技术,终于把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配置成设施完善的实验室。至此技术基础已奠定。同时,为实现关键材料产业化落地,2013年,欣奕新材应运而生。
产线验证,开创光刻胶国产化先河。那时业界客户还不了解国产化材料,测试困难,再加上验证周期长、投入大等现实问题,这支研发团队每天压力都很大。此外,在研发阶段不仅要尽量完善配方,还要考虑实验环境与真实产线的工艺差异对接,毕竟每次经过复杂的工艺调配,花费高额成本的产线验证只能测试一个配方。
关关难过关关过,欣奕新材通过艰难探索,耗时2年,2015年,在阜阳建成国内第一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平板显示用彩色光刻胶生产线。
尊重人才,跻身光刻胶行业前列
技术、设备再先进,没人做,一切都是空谈。欣奕新材能跻身国内光刻胶行业前列,突破“卡脖子”技术,能否留住人才是企业走下去的关键。10年间,为什么大家愿意在欣奕新材工作?他们做对了两件事。
据介绍,从成立之初发展到现在,虽然公司经历过很多“生死攸关”的困难时期,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忽略对人才的关注。公司能够从行业进入者,快速成长为追赶者、超越者,靠的也是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以人为本、尊重人才这项公司底层文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善用新人、敢用新人。在打赢“生存战”后,欣奕新材能保持强劲势头离不开公司敢给新人压担子的魄力,坚持成果主义文化,积极发现并使用优秀人才,强力激发,给机会、压担子,让优秀人才在项目中锻炼,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公司积极招聘应届生并从头培养,使员工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同频共振,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信心。目前,经营团队部门负责人大多是40岁左右,年轻的甚至30岁出头,二十几岁。此外,公司还培养出了由行业专家、领军人才20余名带领的技术攻关团队。
正因对人才的重视,才能让欣奕新材在打赢“生存战”后,继续强势冲锋,真正成为国产光刻胶的先行者,不仅出货量直线上升,更获得了诸多认可与荣誉。2017年,黑色光刻胶量产出货,光刻胶稳定投产超300批次;2021年,高端光刻胶累计出货突破3,000吨;2023年,被评为“科创独角兽100强”,光刻胶获“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今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斩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评选的国际大奖……
文化重塑,将中国光刻胶带给全世界
过去十年,发展基石已经奠定。十年间,欣奕新材已形成了以创新为驱动,集发展战略、人才管理、安全管理等于一体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这双无形的手也助推公司光刻胶研发的从0到1。过去十年,欣奕新材以创新引领发展,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涉及材料的重大项目开发工作,填补先进材料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助力国家加强关键领域国产化突破的同时,维护产业链安全与稳定发展。
2024年,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欣奕新材带着过去十年优秀企业文化基础并结合企业发展学习研讨,梳理了2.0版本的企业文化。未来,团队将带着“成为先进材料领域世界领先企业,为人类技术进步和美好生活作贡献”的愿景使命奋勇拼搏、奔赴前行。他们坚信只有加强文化建设,将文化理念作为未来战略发展和行为方式的指引,才能确保企业多年积累最宝贵的资产得以传承,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勇于变革,才能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产业化浪潮中勇立潮头。
烈日炙烤大地,球罐表面温度高达50℃,作业面悬于高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大庆炼化化工有限公司监督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在高温、高空双重挑战下,鏖战10天,提前5天完成了该公司球罐液位测量仪表报警隐患治
截至7月20日,广东石化产品码头在5号台风“丹娜丝”余威未消、西南涌浪持续肆虐并与第6号台风“韦帕形成“双重叠加”效应的极端条件下,产品码头已成功靠泊船舶80艘次,完成吞吐量65.5万吨。
本报讯7月中旬,从科威特市场传来捷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科威特GW912队仅用8天安全高效完成全套3000HP钻机从GWDC基地到新井RA-1144井278公里的搬迁工作。此次搬迁比该项目前三部钻机....
7月18日,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军祥,总会计师徐海东带领团队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双方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工艺流程优化、项目合作等进行了交流。集团首席运营官胡兴,经营副总裁李小勇及沃能...
7月17日,在河南省设备管理大会暨首届河南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技改展洽会上,安化集团工程公司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设备维修企业”称号,该公司已连续两年蝉联此项荣誉,实力印证了公司在设备维保领域的深...
“强化自律控产”——7月19日至20日,以“携手共建绿色钢铁,同心共闯行业难关”为主题的第十届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上,与会钢企代表认为,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破内卷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将为实现区域钢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