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自实施液氮气化冷能制冷冻盐水项目后,每年可节约用电63.9万千瓦时,节约蒸汽2396吨,减少废水排放1917吨,合计节约成本107.7万元;南通立洋化学有限公司一车间实施再沸器连续蒸发优化方案后,每年可节约蒸汽11550立方米,减少蒸发废水排放33000吨,节约生产成本246.675万元……南通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自开展清洁生产整体审核以来,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坚持绿色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自2022年7月确定为国家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单位后,创新开展园区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对区内78家化工企业逐一深入调研,通过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整合资源能源等举措,推动工业园区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制度设计引领 推动绿色化转型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园区主观能动性,从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出发,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从项目指引、总量管理、排污许可、限值限量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精准的管理。
此外,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还建立了园区清洁生产实施项目与环评验收、排污许可等制度的衔接管理办法,突破现有的审批制度,以清洁生产代替审批;建立化工园区清洁生产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优化园区的清洁生产审核新模式。
找准切入点 推进清洁生产全覆盖
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主营除草剂、杀虫剂等植保产品。该公司创新实施TBK精馏塔余热利用项目,将塔顶有机蒸汽进一步利用,节约了蒸汽用量。该项目投资1779万元,方案实施后,每年可节约蒸汽10万吨,减少冷却水循环量960万吨,综合可节约标煤7000吨,有效减少企业综合能耗,推进绿色生产。
“公司从基础原料的选择入手,开展负面清单物质替代,从源头减少剧毒恶臭类物质的使用,提高了工艺清洁生产水平。”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以企业清洁生产为微观切入点,通过本轮整体性清洁生产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为园区实现整体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奠定基础。截至2023年年底,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企业此轮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973项方案,总投入资金15655.39万元,节约蒸汽152085.27吨/年,节约用水368049.9吨/年,削减VOCs产生量317.75吨/年,分别削减VOCs排放量、废水量、固废产生量为120.04吨/年,166987.2吨/年、519.62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836吨/年,产生经济效益约10158.21万元/年。
整合资源能源 促进循环化利用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通过资源能源整合,促进园区资源、能源、污染物总量管控微循环和再利用,让清洁生产发挥更大作用。该区采用“反硝化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减少园区废水排放量,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还将园区清洁生产与“无废园区”创建深度融合,加强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建设南通海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填补园区静脉产业园一般固废收储、分拣和综合利用的空白,提升园区一般固废收运体系覆盖率;深入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以降低固危废产生强度为目标,以云智能转运箱为基础建立危险废物智能云收集转运系统,实现园区内企业危废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力推固废“就地利用处置”,最大限度不出园区。
下一步,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边总结、边推广、边完善”的原则,注重试点成果集成、总结凝炼、宣传推广,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在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和水平。
近日,天津市公布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拟批复(培育)名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凭借“未来智能、生命科学、前沿材料”三大核心赛道的创新生态体系成功入选。
近日,江西省召开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结果。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西分宜工业园区分别获评2024年度江西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二名、第一等...
《乐山高新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日前印发,旨在进一步优化乐山高新区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做实事,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